【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近日,首條“智能軌道快運A1線”在湖南株洲正式啟動試運行,引發了民眾的廣泛關注。為期3個月試運行開啟,意味著“智軌”這一新型軌道交通制式將接受市民的切身體驗,為接下來的規模化商用預熱。
“智軌”的全稱是“智能軌道快運系統”,是中車株洲所自主研制的新型“跨界”軌道交通產品。通過應用中車株洲所成熟的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并融合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優勢,才成功研制出了這一全新智能化軌道交通產品。
如今,談到交通工具的智能化發展,離不開的一個詞匯便是“自動駕駛”。據了解,“智軌”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水平還處于L1等級。不過,研發團隊計劃在年底實現L2等級,并持續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水平。
在技術層面,由于智軌列車行駛場景特殊,周圍的干擾因素較少,通過結合軌道交通信號技術,3年左右即可實現無人駕駛。但是出于公共交通安全性需求,在法律層面或許將保持駕駛員配置,以更好地監管列車運行。
自動駕駛概念的發展以及技術的研發已經持續多年,在汽車領域的落地似乎更受矚目。其實,自動駕駛技術不只能夠應用于汽車,在船舶、飛機、無人機、列車等其他交通工具上的應用也在積極推進當中。
就列車領域而言,2016年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就曾宣布將開發部署自動駕駛列車,并將于2023年之前開通無人駕駛的高速TGV列車;2017年年底,采用自動駕駛技術的北京地鐵燕房線正式開通運營。
向自動駕駛領域縱深發展,成為軌道交通智能化的重要標志,而中國目前在整體上已處于水平。本世紀初,中國成功著手建設北斗系統,2010年開始致力自主研發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這些都為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助推下,我國城際鐵路、地鐵、中低速磁懸浮等軌道交通全面進入自動駕駛時代,列車智能化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
2018年3月份,上海首條人駕駛的全自動軌道交通線浦江線正式開始試運營。車輛行駛全程采取全自動駕駛模式,并且車輛喚醒、休眠,進出車庫也全部為無人操作,因而車輛運行區域為全封閉狀態。
此外,為了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正在推動智能京張高鐵建設。4月2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對外發布了京張高鐵工程建設、相關技術研發的階段性成果,所使用智能動車組將于2018年底完成樣車試制組裝,2019年上半年完成調試及試驗驗證。
據介紹,為了建設好智能京張高鐵,鐵路部門積極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BIM等先進技術,突破智能建造、智能裝備和智能運營關鍵技術,全面提升鐵路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客運服務的現代化水平。
不僅在自動駕駛技術上下功夫,中國鐵路總公司還充分考慮中國元素、奧運精神、百年京張文化傳承,組織優化設計形成了“鷹隼”和“旗魚”頭型方案和“龍鳳呈祥”“瑞雪迎春”兩種智能高鐵外觀涂裝方案。
未來,隨著各項前沿技術的進一步融合應用,列車智能化的發展將愈發普及。屆時,智能列車不僅將更為安全、便利、舒適,而且也將有效提升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終體現在民眾的乘行體驗提升上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