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獲取位置與安全信息,實現供應鏈透明,優化管理,減少庫存和運輸周期的不確定性,對提高集裝箱供應鏈的效率和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南京三寶集團已經開發出了國內的電子箱號標簽。
集裝箱安全問題居*
集裝箱是物流的主要運輸裝備,貨運的90%通過集裝箱運輸完成,每年超過3000萬TEU重箱在流通。2005年,中國內地的集裝箱吞吐量為7564萬TEU,中國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為1900萬TEU。而對如此大規模、性的貨物流通載體--集裝箱的供應鏈管理、信息收集、跟蹤監控仍然通過手工完成,實時且準確的數據僅65%。
對集裝箱的檢查在*行動中十分重要,而目前每年只有5%的集裝箱經過海關檢查。一套有效的、具有防止集裝箱非法打開的、通過RFID技術自動讀取集裝箱狀態的智能化集裝箱,對于海關貨物檢查和*來說意義重大。貨運安全組織(ICSC)對100家*進口和出口商就zui關心的問題展開調查,結果顯示,集裝箱安全問題居*。
發達國家已經開展了智能安全集裝箱等一系列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自"9.11"事件以后,美國政府對國土安全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陸路和海路運輸是zui薄弱的環節。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評估,一個集裝箱在港口爆炸所引起的損失約70億美元,同時將造成6萬個集裝箱積壓港口,港口大約需要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今年5月,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通過了《安全港口法案》和《海上安全綠色通道法案》,進入美國的集裝箱2007年時要求50%使用智能化集裝箱,2009年達到90%。
無源電子標簽
集裝箱自動識別技術主要有圖像識別技術和RFID電子標簽識別技術等。
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箱號識別系統已經在中國海關監管的港口、碼頭、出口加工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等集裝箱進出場所的卡口得到廣泛應用,但這種方式易受光線、陽光照射角度、空氣能見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和集裝箱箱體顏色、箱體污損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箱號識別率一般為80-95%。
射頻識別技術(RFID)可以實現運動中的多目標識別,且不受雨、雪、霧和噪音、振動等的影響,抗污染性強,不易損壞,可廣泛運用于車輛和集裝箱的自動識別系統。
無源電子標簽從無線射頻能量中獲取其工作所需的電能,具有體積小、讀寫距離遠、成本低、免維護的特點。有源電子標簽雖然具有識別距離遠、識別準確性高的特點,但電池壽命對信息讀取次數有直接影響。集裝箱的使用壽命一般10年,要求10年免維護,所以無源電子標簽很好地滿足了集裝箱自動識別的需要。
智能化集裝箱的典型應用
集裝箱號碼是集裝箱*的身份。作為產品,自集裝箱離開生產線到客戶手中,須經過運輸、暫存等環節,需要采集箱號信息達7次之多。作為物流載貨的工具,集裝箱要經過客戶、港口、碼頭、堆場、物流中心、拼箱倉庫、陸運、船運等環節,進行數十次的箱號信息采集。因此,箱號信息的采集手段對物流效率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集裝箱流轉過程中,箱號自動采集一種是采用視頻和圖像識別技術,另一種是采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相比之下,前者設備多、對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有很高的要求,適合卡口等固定、靜止場合使用,不適用集裝箱吊裝設備和查驗場所。后者克服了光線、風、雪、霧、污損等因素對識別效率的影響,具有存儲信息量大、識讀速度快、識別率高、信息采集方便、適用場合廣、應用方便等優點,是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配備電子箱號標簽的智能化集裝箱,是實施物流信息化、自動化的基礎。
智能化集裝箱的應用之一是海關智能卡口系統。當載有集裝箱的卡車到達港口、碼頭的卡口時,主控機通過RFID讀寫器自動讀取電子箱號標簽、電子車牌、電子關鎖內的數據;通過IC讀寫器讀取IC內的數據;通過電子地磅儀表獲取重量信息;通過箱號識別模塊獲取集裝箱圖像信息并進行箱號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