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瞭望顆粒物濃度監測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工業的迅猛發展,煤炭和石油燃料消耗逐漸增長,大氣環境質量日趨惡化,大氣環境污染已成為影響環境和人力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霧霾天氣,更是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于是乎,顆粒物濃度逐漸進入大眾的視線,顆粒物濃度監測的精準性、實時性也變得尤為重要。
顆粒物是zui重要的大氣污染之一。大氣中懸浮顆粒物通常按顆粒物的粒徑大小來進行分類。粒徑小于100μm的稱為TSP,即總懸浮物顆粒;粒徑小于10μm的稱為PM10,即可吸入顆粒;粒徑小于2.5μm的稱為PM2.5,即細顆粒物。粒徑不同,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不同,粒徑越小危害越大,懸浮顆粒物濃度和暴露時間決定了吸入量。顆粒物濃度越高,時間越長,危害越大。
本文介紹了介紹了幾種顆粒物濃度監測的技術:稱重法、β射線法、震蕩天平法和光散射法。
稱重法其原理是分別通過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樣器,以恒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使環境空氣中PM2.5和PM10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的質量差和采樣體積,計算出顆粒物濃度。必須注意的是,計量顆粒物的單位ug/m3中分母的體積應該是標準狀況下(0℃、101.3kPa)的體積,對實測溫度、壓力下的體積均應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此方法需要人工稱重,程序比較繁瑣而費時。因此這種方法及儀器不太應用于實時監測。
TEOM 微量振蕩天平法是在質量傳感器內使用一個振蕩空心錐形管,在其振蕩端安裝可更換的濾膜,振蕩頻率取決于錐形管特征和其質量。當采樣氣流通過濾膜,其中的顆粒物沉積在濾膜上,濾膜的質量變化導致振蕩頻率的變化,通過振蕩頻率變化計算出沉積在濾膜上顆粒物的質量,再根據流量、現場環境溫度和氣壓計算出該時段顆粒物標志的質量濃度。此方法平均要8小時左右出一個測量值。
β射線儀則是利用Beta 射線衰減的原理,環境空氣由采樣泵吸入采樣管,經過濾膜后排出,顆粒物沉淀在濾膜上,當β射線通過沉積著顆粒物的濾膜時,Beta 射線的能量衰減,通過對衰減量的測定便可計算出顆粒物的濃度。這種測量法要一平均1小時出一個測量值。
光散射法基于光散射原理,當光束入射到顆粒上時將向空間四周散射,光的各個散射參數如:散射光強的空間分布、散射光能的空間分布、透射光強相對于入射光的衰減及散射光的偏振等與顆粒的粒徑密切相關,可以作為顆粒物粒徑測量的尺度。由于可以對光強等參數做實時檢測,能達到每分鐘測出一個平均值,因而用作顆粒物濃度監測比較合適。
四川瞭望ZS4T顆粒物濃度監測儀簡要介紹
四川瞭望ZS4T顆粒物濃度監測儀采用了光散射法的原理對顆粒物濃度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其通過了中國質量*對于計量器具的要求,獲得了CMC認證。在全國范圍能得到廣泛應用。
- 測量單元:PM10:0-10mg/m3 PM2.5:0-10mg/m3
- zui低檢測濃度:0.001mg/m3
- 可選配更換成TSP監測項目
- 采樣流量偏差:≤±5%設定流量/24 小時;
- 工作電源:直流電(24V)或交流電AC220V±10%兼容;
- 具有采集、存儲和傳輸模塊,用于揚塵監測系統的控制、數據記錄及傳輸
- 揚塵監測的靈敏度與準確度的相對誤差:符合JJG846-93光散射式數字粉塵檢測儀檢定規程要求;
- 噪聲揚塵信號疊加在視頻監控畫面上動態實時顯示噪聲值和顆粒物濃度值,可直讀,實時監測(每分鐘出監測平均值),操作簡單;通過GPRS/CDMA移動公網、專線網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傳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