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周界安防解決方案應用特點 ,多年來,傳統的周界安防解決方案(紅外對射方案、視頻監控方案、微波對射方案、泄漏電纜方案、振動電纜方 案、電子圍欄、電網等)為社會平安保障做出了應有貢獻,但受一些客觀技術條件等因素所限,還存在著一些共性或個性不足,具體 如下:紅外等傳統方案,防護等級較低,對于蓄意侵入者而言,很容易跨越或規避;同時易受地形條件的高低、曲折、轉彎、折彎等環境限制,而且它們不適合惡劣氣候,容易受高溫、低溫、強光、灰塵、雨、雪、霧、霜等自然氣候的影響,誤報率高;
泄露電纜和振動電纜報警屬于電纜傳感,傳感部分都是有源的,系統功耗很大;
電子圍欄、電網等方案又有一定危害性。
上 述方案可監測的距離較短,單位距離成本高,在需要進行長距離監測的情況下,系統造價高昂。且傳感器單元的壽命較短,長時間連續使用,維護成本較高; 干擾機會增多(電磁干擾、信號干擾、串擾等),靈敏性下降,誤報率、漏報率上升等; 對于大范圍監控,以上傳統方案本身沒有定位功能,遇上侵入行為,無法定位。這意味著無法及時、準確 地確定危險地點,無法及時采取制止措施阻止侵入行為導致核心區域失密、被破壞。綜上可見,基于電傳感技術的傳統周界安防解決方案受自身技術條件限制存在諸多功能缺陷,而新時期的周界安防系統要能夠對各種入侵事件及時識別響應,且須具 有長距離監控、高精度定位功能、低能源依賴性、高環境耐受性、抗電磁干擾、抗腐蝕等特性。光纖傳感器的應用優勢 :與傳統的電傳感器相比,光纖傳感器在傳感網絡應用中具有非常明顯的技術優勢 ;體積小,重量輕、具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無源系統、能源依賴性低,可大大節省供電設備與線路的成本,適合長距離使用; 抗電磁干擾、抗腐蝕,*不受雷電影響,能在惡劣的化學環境、野外環境及強電磁干擾等場所下工作;*、無易燃易爆材料、防水、環保等。全光纖周界監控預警系統
光纖周界報警防護系統介紹
北京北郵國安寬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光纖周界防護系統。是利用激光、傳感光纖和光通信等高科技技術構建的警戒網絡或者安全報警系統,是一種對威脅公眾安全的突發事件進行監控和警報的現代防御體系。是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整個系統由光纖周界防護平臺和報警信息處理軟件組成。
該系統能提供實時、有效的報警信息。工作原理是:光纖周界防護平臺向光纖發送相干模式的激光,傳感光纖安裝在網狀圍欄或者其他周界圍欄上,入侵者試圖攀爬和闖入所引起的振動,這種振動會改變傳輸光的模式,經過信號處理單元分析處理,從而發出報警信號。
本系統可以*替代振動電纜,并比其他類型周界防護系統有*的*性和更高的性價比。
BYO-FF周界報警系統結構:
光纖周界防護系統是一套基于振動檢測的報警平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室內主控處理部分、光纖傳輸單元、傳感光纖部分。系統以普通通信光纜為感應單元,有源設備安裝在室內,安裝室外設備無須供電。

產品應用:
系統安裝施工非常方便,可以直接鋪設在各種鐵網、鐵藝、塑鋼式、磚墻及不規則圍墻上,也可直接埋設在各種地面下,形成隱蔽的防護系統。利用外界震動對光特性的改變實現長距離,大范圍周界防區的探測。
下圖所示對一個院區的周界防護(四防區),聯動攝像頭、警號、硬盤錄像機等設備。 一臺光纖周界防護平臺設備zui多支持8個防區,一臺報警處理主機可以帶24個防區。每個防區的感應光纖可達1km,具體防護范圍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而定。每個防區帶有干接點輸出告警信息(常開或常閉),報警處理單元通過驅動繼電器觸點狀態變化把告警信息傳遞給外接的報警設備或報警聯動攝像頭或警號。

當防區范圍較大、數量較多、需要把報警信息集中管理時,報警處理單元也可以通過intranet網把告警信息上傳給網管控制中心。

光纖周界防護系統是一個“可學習的智能系統”,抗*力強,可以通過軟件的“自學習功能”進行學習和設置來屏蔽掉沒有威脅的事件所引起的誤報,比如風、雨和生產震動、施工震動、火車震動等特征明顯的事物,而對真正入侵信號的檢測*化。

學習軟件操作簡單,“一鍵清除誤報”。如上圖所示:左邊為報警事件,右邊為誤報庫。
配合自主研發的軟件,能處理報警事件,有地圖顯示,報警狀態信息一目了然,操作簡便。建立了算法模型軟件,能濾除自然干擾和特征明顯的報警,減少誤報。
現在光纖周界防護技術不僅在個別領域廣泛使用,而且在社會各行各業應用越來越廣。

BYO-FF光纖周界報警防護系統性能優勢:
該系統技術參數如下:
監測長度 | zui小長度 | 無 |
zui大長度 | 1公里 |
防區建議長度 | 200~300米左右 |
傳感器 | G652 單模光纜 |
傳感器類型 | 無源、連續、*、抗干擾 |
溫度范圍 | 傳感光纜 | -20~70℃室外環境 |
設備工作 | 0~55℃ |
可靠性 | 誤報率低(*模式識別功能) |
報警延時 | <2秒 |
光纜報警 | 實時響應光纜中斷報警 |
光纖周界防護平臺 | 尺寸 | 483×367×44mm |
光纖接口 | SC/APC |
防區報警接口 | 開關量輸出 |
功耗 | <40W |
電源 | 170~264 VAC(雙電源熱備份) |
防區擴展平臺 | 尺寸 | 483×367×44mm |
光纖接口 | SC/APC |
報警信息處理平臺 | 尺寸 | 488×450×88mm |
電源 | 180~264 VAC |
功耗 | <400W |
軟件 | 友好圖形用戶界面 |
傳感光處理模塊 | 光纖接口 | SC/APC |
尺寸 | 249×122×67mm |
傳感光終端模塊 | 光纖接口 | FC/APC |
尺寸 | 245×122×67mm |
產品應用領域:
現代光纖周界防護技術使用領域越來廣泛,而且受到社會各行各業的關注;典型應用領域:系統可根據各種周界的不同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光纜敷設方式:隱蔽地埋、圍欄、圍墻敷設,明敷、隱蔽敷設皆可。
1、長距離邊界的警戒系統、重要國境線、保稅區隔離帶、海關港口等長距離大范圍防止侵入或越境的場所警戒,特別是崇山峻嶺、沙漠荒野、人工*查檢十分不易場所敷設光纖警戒線。
2、重要設施的周界安全防衛、軍事要地;
國防設施:如*、機場、軍港、火箭發射基地、雷達、通訊站點;
國民經濟重要設施:電力站、變電所、博物館或重要文物保護場所、金融庫房、體育場館;
易燃易爆場所的防衛:油庫、氣站、油氣儲存罐區;
重要防全防護場所:*、學校、水庫、工業廠礦、重要住宅區等;
3、石油天然氣管線的防護(防開挖、防偷盜、防破壞);
4、電力線纜及重要通信樞紐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