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曝氣增氧機羅茨風機結構:
微孔曝氣增氧機主要由風機、塑料浮體、管道總成、機架、通氣軟管及微孔曝氣盤等構件組成。
微孔曝氣增氧機羅茨風機工作原理:
風機在電機的帶動下產生高壓氣體經管道輸送到各個微孔曝氣盤,并產生大量微細氣泡(直徑為20~30微米)從管壁溢出,形成霧化氣流從水體底部向四周擴散,在擴散過程中釋放氧氣,可解決傳統增氧機解決不了的底層溶解氧偏低的問題。
機器特點:
微孔曝氣增氧機的風機和管道安裝在浮船上,用戶可自行安裝機器,根據生產需要連接和放置微孔曝氣盤,并可實現隨時移動,便于維護,方便漁民捕魚和清塘。
一臺微孔曝氣增氧機的功率為1.5KW,zui多可接25個微孔曝氣盤,滿足15畝養殖水面的供氧需求。
優點和優勢:
高效增氧
微孔曝氣產生的微小氣泡在水體中與水的接觸面*,上浮流速低,接觸時間長,氧的傳質效率*。
增氧成本低
采用微孔增氧裝置,氧的傳質效率*,能使水體溶氧迅速增高,其能耗不到傳統增氧裝置的四分之一,可大大節約電(柴油)費的成本支出。如配置功率為2.2KW微孔曝氣增氧裝置,可保證8-15畝精養池塘或者1000-2000平方米投餌網箱應急增氧所需。
活化水體
由于微孔曝氣管(盤)安裝在池塘1.0-3.0M水深的池底部或者懸掛在3.0-4.0M水深的網箱底部微小而緩慢上升的氣泡流猶如將水體變成一條緩緩流動的河流,使表層水體和底層水體同時均勻增氧。充足的溶氧可加速水體底層沉積的肥泥、散落和剩余編制的餌料以及魚類排泄物等有機質的分解,轉化為微生物,使水體自我凈化功能得以恢復,建立起自然水體生態系統,使水活起來。
實現生態養殖、保障養殖效益
持續不斷的微孔曝氣增氧,水體自我凈化能力得以恢復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構建起水體的自然生態,養殖種群的生存能力穩定提高,充分保障養殖效益。
安全性、環保性能高
微孔曝氣增氧裝置安裝在陸地或養殖漁排上,安全性能好,不會給水體帶來任何污染,而其他微孔增氧裝置在水中工作,容易漏電,對人和魚蝦有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