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廊坊創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09發布時間:2020-3-13
小空間聲學設計是建筑聲學設計中的一個大類,主要包括錄音室、琴房、家庭影院、小型專業混音室等具有較高聲學要求的空間。由于其空間小的特點,聲音在其中的傳播規律與劇院等專業觀演建筑空間有著顯著的區別,小空間容易引起駐波、振顫回聲、聲染色等聲學缺陷。小空間,顧名思義是指室內空間相對尺寸較小的房間,其房間尺寸一般在3-5m,尺寸略大的能達到10m左右。其聲學設計主要包括混響時間控制和室內聲場控制。由于小空間內房間尺寸較小,與聲波波長能發生一定的比例關系, 尤其是在200Hz以下的低頻部分。因此小房間固有的共振模式會引起某頻段聲音能量衰減不同于正常的衰減過程,或者共振頻率集中于某一頻段,造成聲染色現象,使得聲音的某些頻率成分被大大地加強,從而導致原有音色的失真或產生染色效應。
為避免以上聲學缺陷的產生,可以在室內聲學設計階段對設計方案和材料選擇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調整主要有以下方式:改變室內體型和合理布置室內不同吸聲特性的裝修材料。
為避免以上聲學缺陷的產生,可以在室內聲學設計階段對設計方案和材料選擇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調整主要有以下方式:改變室內體型和合理布置室內不同吸聲特性的裝修材料。
1.室內體型比例的選擇
為避免以上聲學缺陷的產生,可以由前述所知,規則的體型容易在室內造成聲學缺陷。尤其是空間的長寬高比例是整數比的情況下。因此可在空間體型設計之初,確定室內空間大小時調整長寬高的比例。理想的長寬高比例是1:21/2:21/3,通常建筑設計條件很難滿 足理想比例,以下表中的*比例可作為設計初期的參考。
采取上表中的*比例,可以使室內共振模式均勻分布在寬頻帶的范圍內,避免集中在某一頻帶附近,造成聲染色現象。
2.室內擴散處理
為消除室內可能產生的聲學缺陷,可以采用在空間內部增加擴散體的做法,利用對墻面的凸凹的變化,使房間簡正模式均勻分布從而實現平滑的低頻響應,改善室內聲場。擴散構造常用的做法主要包括:
1)設置傾斜墻面以改變室內的規則形狀,改變室內聲音由墻面反射后的傳播方向,從而改變室內聲場的振動模式。但此種做法造成室內形狀不規則,尤其是在室內出現銳角空間,不利于家具、裝飾物品等在室內的擺放,減小室內有效使用面積,降低室內使用效率。 而且低頻聲能容易在銳角部分聚集,形成新的聲場分布不均。
2)在墻面設置擴散體。擴散體可采用簡單的折板造型或圓弧造型對入射到擴散體表面的聲音能量進行散射,同樣能起到改善室內聲場的作用。此種做法可以與裝修設計結合,避免出現聲學痕跡。
在小空間室內聲場設過程中,應結合裝修設計與聲學設計,因地制宜地選擇擴散方式,融聲學時于裝修設計之中,在保證美觀的情況下滿足聲學要求。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