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去的智能建筑
所有產品應用都由不同的承包商單獨規劃,沒有數據交換,沒有數據匯集。房間內的百葉窗、空調、照明、手機、調度、監控、能耗等控制可能都是來自不同的制造商,而設計和安裝也由不同的承包商完成。它們之間不能相互通信,大部分只能控制自己的小系統,整個房子的控制設備無法集成在一個大系統中。
在早期的智能建筑中,承包商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更多的是優先考慮暖通系統、安防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而沒有考慮對方便性、舒適性、個性化和節能的控制。因此,在過去的智能建筑中,沒有數據交換、沒有數據匯集,沒有對數據的自動分析、判斷和行為,也沒有數據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二、今天的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需要全面了解所有解決方案和應用。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是交互式的,以便在未來響應和布局解決方案。技術和服務已經在建筑物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并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如今的智能建筑一般采用整體解決方案,可以包含許多業務功能,通常使用分布式控制系統。例如,KNX控制系統是一個分布式總線控制系統,所有總線設備通過共享串行傳輸連接(即總線)交換信息,以實現住宅和建筑物的照明、遮陽、百葉窗、保安系統、能源管理、供暖、通風、空調系統、信號及監控系統、服務接口及樓宇控制系統。從過去簡單的樓層控制解決方案延伸出更多元化的房間控制解決辦法,增加了更多人的體驗感,將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房子打造成更溫馨舒適的“家"感覺,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近年來,隨著4K、P2P、大數據、云技術等新概念的入市,智能樓宇也迎來了新的應用方向——智能家居。在過去的幾年里,智能家居進行了多輪變革,各種概念、技術和產品相互競爭。什么是智能家居,用戶需要什么,設計師能提供什么,估計各方還在摸索和探索中。不管未來智能建筑的發展如何,智能家居肯定是一個不可抗拒的方向。因為智能建筑最人性化、最個性化的應用是智能家居,人們需要一個舒適、智能的家。
三、未來的智能建筑。
大數據允許建筑物之間的透明度,建筑數據匯集減少建筑老化和維護,技術和服務對整個建筑至關重要,并將加速整個行業的增長,創新從未如此簡單,因為解決方案易于制造。
未來的智能建筑不僅僅是一棟建筑和一棟房子的事情,它可能是一個社區、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地球的融合。。大數據和物聯網(IoT)的發展正在推動智能建筑的革命性發展。物聯網將連接更多的設備。裝備與裝備需要“對話"與“溝通",數據的收集和交換就成了關鍵。。未來數據就像勒克斯先生提到的“燃料",我們也可以說它是智能建筑的細胞,它賦予建筑物生命和動力,讓建筑物變得“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