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長沙市雨花區中誠制藥機械廠>>技術文章>>杉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Shā Mù
【別名】杉材(《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杉科植物杉的心材及樹枝。
【性味】
辛,微溫。
①《別錄》:微溫,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味辛。
③《本草匯言》:辛苦,氣溫,無毒。
【歸經】
入脾、胃經。
①《本草經疏》:入足陽明經。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辟穢,止痛,散濕毒,下逆氣。治漆瘡,風濕毒瘡,腳氣,奔豚,心腹脹痛。
①《別錄》:主療漆瘡。
②《唐本草》:水煮汁,浸捋腳氣腫滿;服之療心腹脹痛,去惡氣。
③《日華子本草》:治風毒奔豚,霍亂上氣,煎湯服并淋洗。
④《本草蒙筌》:煎服主心腹脹痛,及卒暴心痛;淋洗療風疹癢瘡。
⑤《本經逢原》:薄片煮湯,熏洗臁瘡。
⑥《嶺南采藥錄》:煅灰,治聲嘶喉痛,跌打駁骨。
⑦《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枝:順氣,消腹腫,痰滯。治肺癰,小兒陰腫。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熏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內服:煎湯,1~2兩;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本草從新》:稍挾虛者忌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