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長沙市雨花區中誠制藥機械廠>>技術文章>>萱藻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于《海藻藥物》。
【拼音名】Xuān Zǎo
【英文名】algae
【別名】海麻線、海嘎、撈子筋、黃海菜、海菜管、海通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ytosiphon lomentarius (Lyngb.)J.Ag.
【原形態】藻體黃褐色至褐色,單條叢生,直立,管狀,高50-100cm,直徑0.1-1cm,幼時中實,不久變為中空。圓柱形,有時稍扁或扭曲,節部一般縊縮;但也有平滑無節的。藻體頂端尖細或鈍圓,基部細。體內為髓部和內外皮層所組成。近體表1-2層細胞小,排列緊密,含色素體,向內為皮層細胞,大而無色,中間髓部細胞無色,由于逐漸發生分離,zui后中央變成空腔。藻體成熟時,多室配子囊分布于體表呈斑塊狀。藻體固著器盤狀。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中潮帶的巖石上或石沼中,也生長在高潮帶石沼中和低潮帶巖礁上。體形隨潮帶和水質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長在高潮帶的細小無節;長在中潮帶以下的則粗大,且多縊縮成節。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性狀】性狀鑒別 藻體灰綠色、綠褐色或深褐色,呈扭曲條狀、不規則塊狀。水浸展平后,藻體條形,管狀,扁縮或扭曲,長20-50cm,直徑2-5mm,部分有縊縮的節。藻體表面有時可見斑塊狀的配子囊群。基部固著器盤狀。質脆,易折斷。氣微腥,味咸。
【化學成份】藻體含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酚類(phenol),雌性配子分泌物的性引誘物中含有左旋的(1R,2R)-和右旋的(1S,2S)-網翼藻烯 B(dictyopterene B,hormosirene),水云烯(ectocarpene)及微量的(3Z,6Z,9Z)-十二碳三烯酸[(3Z,6Z,9Z)-dodecatrienoic acid];另外從性成熟的菌體中分離出網翼藻烯A、C1、D。
【藥理作用】
1.明顯增加離體豚鼠心臟冠脈流量及麻醉犬的冠脈流量。
2.提取液能明顯增強常壓下和預先給予腎上腺素的小白鼠減壓下的缺氧耐力。
3.巖藻甾醇有雌激素樣作用及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
【性味】咸;寒
【歸經】入肝、肺經
【功能主治】化痰軟堅;清熱解毒。主咳嗽;喉炎;甲狀腺腫;頸淋巴結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藻味咸、性寒。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功能。用于喉炎、干咳、甲狀腺腫及頸淋巴結腫。
【摘錄】《中華本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