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它是*放電原理。內部是互不接觸的多個鋸齒狀的金屬片。當電壓足夠高的時候,就產生*放電。雷電就通過導線傳入大地。
避雷器基本上分三大類:
1)電源避雷器(安裝時主要是并聯方式,也串聯方式),按電壓的不同,分220V的單相電源避雷器和380V的三相電源避雷器。
2)信號型避雷器,多數用于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上,安裝的方式是串聯。
3)天饋線避雷器,它適用于有發射機天線系統和接收無線電信號設備系統,連接方式也是串聯。
避雷器有管式和閥式兩大類。閥式避雷器分為碳化硅閥式避雷器和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又稱氧化鋅避雷器)。在額定電壓下,流過氧化鋅避雷器的電流僅為10——5A以下,相當于絕緣體。因此,它可以不用火花間隙來隔離工作電壓與閥片。當作用電壓降到動作電壓以下時,閥片自動終止“導通”狀態,恢復絕緣狀態,因此,整個過程不存在電弧燃燒與熄滅的問題。
氧化鋅避雷器是目前*的過電壓保護器。由于其核心元件采用氧化鋅電阻片,與傳統碳化硅避雷器相比,改善了避雷器的伏安特性,相對提高了輸變電設備的絕緣水平。
氧化鋅ZnO避雷器是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避雷器,它主要由氧化鋅壓敏電阻構成。每一塊壓敏電阻從制成時就有它的一定開關電壓(叫壓敏電阻),在正常的工作電壓作用下(即小于壓敏電壓)壓敏電阻值很大,相當于絕緣狀態,但在沖擊電壓作用下(大于壓敏電壓),壓敏電阻呈低值被擊穿,相當于短路狀態。然而壓敏電阻被擊狀態,是可以恢復到;當高于壓敏電壓的電壓撤銷后,它又恢復了高阻狀態。因此,在電力線上如安裝氧化鋅避雷器后,當雷擊時,雷電波的高壓使壓敏電阻擊穿,雷電流通過壓敏電阻流入大地,使電源線上的電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從而保護了電器設備的安全。當避雷器在正常工作電壓下,流過避雷器的電流瞬間達數千安培,避雷器處遇到通狀態,釋放過電壓能量,從而有效地限制了過電壓對輸變電設備的侵害。在金屬氧化鋅避雷器上的電壓超過定值(起動電壓)時,閥片“導通”江大電流通過發片泄入地中,此時其殘壓不會超過被保護設備的耐壓,達到了保護目的。
內間隙(又稱滅弧間隙)置于產氣材料制成的滅弧管內,外間隙將管子與電網隔開。雷電過電壓使內外間隙放電,內間隙電弧高溫使產氣材料產生氣體,管內氣壓迅速增加,高壓氣體從噴口噴出滅弧。管式避雷器具有較大的沖擊通流能力,可用在雷電流幅值很大的地方。但管式避雷器放電電壓較高且分散性大,動作時產生載波,保護性能較差。主要用于變電所、發電廠的進線保護和線路絕緣弱點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