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兩會”看2012年安防發展
閱讀:1331發布時間:2012-3-14
2012年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開幕,聽取*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總理在報告中表示:“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屆政府任期的zui后一年。我們要恪盡職守、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決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將以更大決心和勇氣繼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各項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也能窺探到一些安防行業發展的訊息。
一、2012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將促安防市場“回暖”
*: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8000億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財政赤字5500億元,代發地方債2500億元。
解讀:就去年下半年來說,安防行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安防企業回款難、融資難及企業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凸顯。安防行業整體形勢也造成了企業對市場發展缺乏信心。去年年底,中共**召開會議,分析了2012年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2012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項政策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得到了突顯,基本上定下了2012年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基調。在2012年開年之初,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在安防行業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據筆者走訪多家安防企業了解,從開年至今,安防行業整體市場相較去年有“回暖”跡象。許多安防企業訂單增加、資金鏈情況改善,市場向較好方向發展,企業信心增加。如果2012年政府能將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貫徹執行,安防行業也必將受惠,重回繁榮。
二、關注“三農”成亮點農村安防市場又逢新一春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進程中,要更加重視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加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擬安排12287億元,比上年增加1868億元。要搞好灌區配套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力度,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加強農村水電路氣以及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環境治理,加快農村危房改造,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解讀: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安防一直以人防為主,在技防上幾乎是空白。隨著“十二五”期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部署和實施,我國農村地區對安全需求也日益增大。2011年*部下發了《關于在農村地區開展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15年,在80%以上的東部地區,70%以上的中部地區,60%以上的西部地區的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城鎮化、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農村地區,建立以視頻監控和聯網報警系統為主體的技防系統。農村在近幾年儼然成為安防市場發展的一大藍海。但由于對技防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技防推廣面較窄等因素,農村技防設施普及率依然較低。從*總理的報告中可以看出,今年政府將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其中也必然涉及到農田水利監控、地震災害監控預警系統、農民住宅安全監控等農村技防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將有利于安防產品及安防系統在農村技防建設中的推廣及應用。農村安防市場將迎來新的春天。
三、技術創新及品牌發展將成安防企業抵擋行業洗牌核心競爭力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支持企業加強研發中心建設,承擔國家和地區重大科技項目。引導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為企業研發中心服務,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倡導學術誠信,鼓勵獨立思考,保障學術自由,弘揚科學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戰略。
解讀:安防行業發展到zui近幾年,安防企業越來越明顯的感覺到競爭的加劇。許多人都看到了安防發展的美好前景,因此越多的企業進入,越少的企業退出,也逐漸形成了安防行業“易進難出”的行業特點。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小微型企業的進入,安防行業也逐漸陷入了“山寨”泛濫、低劣產品充斥市場、價格惡戰、無知識產權保護的無序狀態。自去年DVR*、富視康今年低價攝像機產品推出市場,安防行業將面臨多輪洗牌已是大勢所趨。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家將扶持科技創新型企業,支持企業研發,保護企業知識產權,這也是未來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技術創新,沒有自身品牌的安防企業只能被淘汰。未來,安防行業將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zui終能留下來的將是擁有技術創新及品牌實力的企業,并且這些企業還將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知識產權保護。
四、樓市回暖或將彌補安防“缺口”
*: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嚴格執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萬套,新開工700萬套以上。抓緊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快建設城鎮住房信息系統,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解讀:2011年政府樓市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樓市的冷淡對安防行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房地產行業作為安防產品主要應用民用市場之一,這些年也逐漸引起整個安防界的高度關注。隨著人們對居家安全、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高,房地產行業與安防行業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安防產品在新居民社區的運用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房地產項目對安防新產品的應用以及舊設施的更新換代都是刺激安防市場需求的增長點,其中樓宇對講、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以及監控報警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
受春節后季節性市場回暖和政策利好等因素影響,各重點城市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環比均大幅增長,小陽春漸現。然后在“兩會”召開之前,房地產商及涉及房地產項目的安防企業對樓市真正回暖并沒有抱太大希望。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政府將“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在2012年還將新開工700萬套以上的保障房。保障房這個項目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市”的作用,彌補相關安防產品因房產業頹勢造成的市場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