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蟲處 指中藥飲片被有害昆蟲蛀蝕而影響飲片正常使用的現象。在—定的有利環境下,適宜的溫度及濕度將給昆蟲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
2.發霉 又稱霉變,指霉菌等微生物在中藥飲片中寄生和繁殖甚至產生毒素而導致飲片失去藥用價值的現象。水分、濕度、空氣和營養因素都會影響到霉變過程。
3.泛油 習稱“走油”。指含有油脂、糖類、揮發油成分的中藥飲片在日光、氧、酶或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下所發生的酸敗現象。泛油后的飲片顏色變深,產生刺鼻的氣味或變軟發黏等。主要原因有油脂氧化、脂酶水解、微生物分解、黏液質吸濕、多糖類水解等。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蘇子、當歸、吵酸棗仁、炒菜服子等。含糖量多的飲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軟而“走油”,如牛膝、麥冬、天冬、熟地、黃精等。
4.變色 指飲片應有的顏色發生消退或顏色加深的變異現象。顏色是鑒別飲片質量的依據之一,某些藥物的顏色由淺變深,如白芷、山藥、天花粉等由白色變為黃色;有些藥物由鮮艷變暗淡,如花類藥紅花、菊花、金銀花、臘梅花等。因此,色澤的變化不僅改變飲片的外觀,而且也影響藥物的內在質量,有的還會破壞有效成分。變色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光線,空氣和酶解。
5.氣味散失 指中藥飲片所含揮發油類成分在常溫下自行揮發,使原有氣味變淡或消失的現象。如肉桂、沉香等,出于受溫度和空氣等影響,會逐漸失去油潤而干枯。豆蔻、砂仁粉碎后,氣味會逐漸揮發散失等。氣味散失的快慢和飲片中揮發成分的理化性質密切相關。
(1)成分 飲片巾的揮發油氣味濃郁.在常溫下會自行揮發,在非密閉的情況下儲藏時間越長氣味越淡,藥效越低。
(2)氧化 揮發油的氧化物,會改變飲片原有的成分和性質,使*的氣味隨之淡弱或消退。
6.風化 指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類礦物藥材,在干燥空氣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在飲片表面形成粉狀物或全部形成粉狀物的變異現象。風化后的藥材質量和藥性也隨之發生改變。如硼砂、*等。
7.潮解 指在一定溫度、濕度影響下,中藥飲片中所含無機鹽或可溶性糖,被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溶解的現象。湖解會影響飲片的數量和質量,甚至會使糖分多的飲片發霉。如青鹽、咸秋石、*等藥物。
8.粘連 指含有糖膠、樹脂和蠟質等成分的固體飲片,在高溫的影響下自身變軟發黏而粘結在一起,使原有形狀發生了變化的變異現象。如乳香、沒藥、*、*、龜板膠、兒茶等。
本文作者:常宏藥機
本文鏈接:www.chzyjx.com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