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防盜報警監控系統完整解決方案
閱讀:4061發布時間:2014-8-14
看到林區現場的時實連續畫面,一方面不僅減少了護林工作人員的巡山次數,另一方面還可為林區的防火防蟲災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在森林火災發生時,通過該系統能*時間掌握火情,不僅為現場防火指揮工作提供決策依據,而且更重要是為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將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減少到zui小,不但保護了國家森林資源也減少了森林火災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需求分析
森林防火監控系統應具備六大特點:1監控范圍大;2全天候監控;3無線傳輸;4風光互補供電(陰雨天zui少保證24小時);5避雷接地安全可靠;6前端設備工作狀態中心監控。
1.監控點的選擇,首先攝像機應安裝在森林制高點,要求視野寬、無障礙、監控面大,盡量少設監控點,并盡可能使得每個監控點監控覆蓋的森林面積zui大,如無法回避有死角,可增加監控點。
2.監控點要全天候工作,這就需要選擇攝像機時應選用紅外敏感型彩色轉黑白攝像機;鏡頭應選用日夜兩用型鏡頭,并且3KM外能看清人物活動;云臺要求選用螺桿傳動的室外一體化云臺,為了減少遠距離圖像的抖動,攝像機的安裝也要確保牢固穩定。
3.由于森林防火監控自身的特點,傳輸方式不可能全部采用有線或光纜。因此應考慮無線網絡結合有線網絡的方式,無線傳輸方式施工方便,圖像實時傳輸、清晰,并且可根據傳輸距離的遠近、現場自然條件的不同,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
4.風光互補供電系統是森林防火監控系統重點,它的性能優劣將直接決定森林防火監控前端系統的成敗。首先,要選擇專業的風光互補公司的產品,其次,供電系統能保證在陰雨天,能給每一個監控點的前端所有設備提供24小時的電力。
5.森林防火監控系統的軟肋是前端的避雷與接地,前端設備的避雷與接地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忽視了避雷與接地將會給用戶帶來巨大的的損失,避雷原則是所有設備都要安裝在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之內,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6.由于整個監控前端設備地處深山,維護極為不便,所以中心要是能隨時掌握前端設備的工作狀態,對維護將起到重要的指導分析作用,一方面降低了整個系統維護工作的強度和費用,另一方面也保護了用戶的利益。
系統功能
監控指揮屏幕墻可以實時顯示前端采集點的圖像;數字圖像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和計算機網絡實現遠程傳輸;所有視頻圖像進行全程錄像存儲,并可以對以往的歷史圖像進行查詢和回放。滿足15*24小時。
存儲
采用野外重載云臺,具有實時回顯位置信息功能;同時配備電動可變長焦距鏡頭和低照度高清晰攝像機;可以通過操作鍵盤或監控軟件控制云臺和鏡頭;通過現有設置的監測點,實現整個有林面積的監視范圍達到95%以上;系統安全性高,采用人員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功能和審核功能等方式保證系統安全可靠;查詢簡便性:采用時間流設計,可由時間、日期完成資料檢索;*數字化傳輸模式,方便與其他防火中心及其他森林防火管理相關部門連接;
電源系統:電源供給在全天候的環境下,保證系統不間斷供電;
防雷系統:系統要有安全的防雷保障措施,確保系統能夠安全運行;以下功能需要結合其他設備、系統來實現,建議二期考慮:
防盜告警,在監控點裝置三鑒探測器,有盜竊入侵時監控中心告警,保護用戶投資,或將損失降低;
火情識別報警:當監控攝像機撲捉到林火時,由值班人員確認火情及火點位置,通過短信平臺發布報警信息;GIS管理系統:實現GIS系統與采集點監控攝像機實時聯動,以便監控人員實時掌握監控位置電子地圖為基礎,實現地圖基本操作功能,實現對森林防火工作的動態管理,為防火提供直觀的規劃和決
策支持
火災定位功能:利用前端采集系統中的云臺,在地理信息系統里將每一個監控點進行地址編碼,同時將每一個監控點的坐標直接落實在電子地圖上,這樣地理信息系統一旦接收到特定編碼的數字云臺回傳的位置數據,通過建立特定的位置轉換數學模型,實現定位功能。同時,系統具備實現人工定位
功能
輔助決策功能:GIS信息系統提供zui近撲火隊前往火情點zui短路徑以及通往現場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提供防火隔離帶的位置及趕赴火場的時間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