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斗系統的大眾化化應用
閱讀:1596發布時間:2016-7-1
北斗在哪里?傳唱民謠中,“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
北斗在哪里?巡弋星空上,浩瀚天際剛剛迎來第23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在哪里?閃耀規劃間,我國政府日前正式發布衛星導航領域首部beipishu
因自主創新而閃亮,因視野而矚目,北斗系統足夠“高大上”!
更讓人欣喜的是,逐漸完善的北斗系統,還十分“接地氣”!其功能涵蓋災情預報、農業、遠洋漁業、物聯網,覆蓋范圍從亞太地區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隨著產業進程的持續加速,北斗產品日益大眾化化,性價比不斷提升,正越來越多“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眾化,北斗市場應用已擴大到11個行業
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北斗能夠有所作為。近日,備受關注的“基于北斗+居家智慧養老示范項目”,在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街辦玉河北社區正式落地。活動現場,1000名老人喜氣洋洋領到了智能服務終端設備。
“該項目是利用北斗衛星定位、互聯網、移動醫療技術組成的‘醫-護-養’一體化居家智慧養老系統。”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運用具有北斗衛星定位功能的智能終端,可以為老人提供一鍵告警、事件提醒、語音通話、健康監護等服務。同時,家屬也可以通過相關軟件,實時查詢老人位置,查看老人心率、血壓、體溫等健康數據。
“便捷、好用。”經過使用培訓后,對高科技產品起先有些發怵的老人們,立刻喜歡上了這款產品。相關專家介紹,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我國97%的老人將會通過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的方式安度晚年。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基于北斗的養老智能服務終端設備,已經在全國逐漸推廣,為老人們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從“陽春白雪”的試驗品,到便捷好用的大眾產品,北斗走過了十余年并不平坦的征程。世紀初年,記者在新疆的蒼茫天山間,曾經試用過*代北斗導航產品。那時,僅有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作為應用支撐的北斗導航產品,不但用戶極為“小眾”,更難言好用耐用。
從“小眾”到大眾,技術的不斷創新是重要推動力。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近年來,隨著新型導航信號體制、星間鏈路、高精度衛星鐘等關鍵體制和技術的全部攻克,北斗系統的星座穩健性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全面走向大眾應用,市場的推動力量同樣令人矚目。近年來,通過組建國家隊狠抓北斗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研發,積極培育北斗自主可控產業鏈,國企民企投身北斗產業的信心大為提振,熱情日益高漲。當下,隨著北斗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等技術的發展,北斗產品正全面走向大眾應用。
“目前,北斗已在交通運輸、氣象、漁業、公共安全、減災救災、林業等11個行業,以及珠三角、長三角、京、陜、湘、貴、鄂、蘇等17個區域開展示范應用。如長途客車、旅游包車、危險品運輸車等運輸車輛上安裝了300多萬套北斗兼容終端;采用北斗IP核的國產自主品牌手機已大量投放市場。去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總產值已達1900億元,其中北斗系統貢獻率約30%。”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統正在進入千家萬戶,只要你選擇使用北斗系統,就能感受到北斗帶來的便利。”
融合化,呈現“北斗+互聯網+其他行業”的新業態
“有人說,世界上zui遠的距離,是我在地圖上看得見你,但卻找不到你。”相信使用過各種網絡約車軟件的人,在感到便捷的同時,也還存在定位難以特別的困惑。特別是在機場、火車站、大型立交橋這些公共交通樞紐,往往很難一下子找見。
北斗讓這種困惑不再。就在今年5月,我國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正式提供亞米精度服務,即1米以下分辨率服務。這樣的精度意味著什么?冉承其舉例說:“如果用這個高精度應用服務約車,我們就不需要靠來喊zui后一百米、zui后十米,車輛可以直接開到你的跟前。”
互聯網+時代,數據在云端,用戶在網上。北斗系統作為天地一體化的信息系統,與新興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融網絡,重點推動北斗系統與藍牙、寬帶移動互聯網、有線互聯網和衛星通信網等融合,實現“北斗地基增強網+高精度位置服務網+寬帶移動互聯網”互聯互通,使北斗時空信息傳輸更快、位置更精、圖像更清、用法更巧;
——融數據,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導航網格碼等技術,實現“北斗系統+高精度遙感數字地圖+導航網格碼+云計算平臺”融合發展,讓孤立、靜止的北斗時空數據活起來、動起來,提升北斗時空數據應用價值;
——融終端,手機、平板電腦和可穿戴產品,是未來北斗應用的zui大市場,重點推動“北斗導航+無線局域網+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一體化芯片研發,打造多功能融合的信息終端產品,實現一個終端打天下。
“現在已經涌現了很多新的發展理念,比如在車聯網上,北斗實現了很好的應用,可以解決車輛安全情況報告,減少空載率;在船聯網上,可以實現應急救援、災情預報;在物聯網方面,我們也實現了產品追溯、食品安全監管等等。”冉承其說,“北斗建成之后的精度,zui高可以到厘米級,高精度應用是北斗的特色。未來,以融合為特征的‘北斗+互聯網+其他行業’的新業態,必將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化,北斗產品已出口到30多個國家
“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這是兼具民族qinghuai與視野的中國北斗人,常常提及的一句話。
“‘中國的北斗’,我的理解就是要獨立自主建設運行,把系統建設得更好;‘世界的北斗’,是指北斗以服務、造福人類為目標。”冉承其表示,“我們有讓北斗成為世界*衛星導航系統的信心!”
2012年底,北斗系統正式向*公開宣布提供服務,服務區域是亞太地區。運行3年多來,系統保持連續穩定運行。例如要求的可用性指標是95%,現在已經達到了99.996%;連續性要求是99.5%,如今已經達到了99.986%。
從定位精度來看,北斗在亞太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測試。結果顯示,性能有很大提升。在低緯度像泰國等地區的精度也優于5米。特別是在公開宣布的服務區之外的,比如說卡塔爾、科威特這些西亞國家,北斗也可以獨立完成定位功能,指標優于對外標稱的10米的精度。
“北斗系統的性能優良,運行可靠,使用令人放心,目前已經是海事組織認可的第三個衛星導航系統。”冉承其介紹,“帶北斗功能的產品,已經輸送到30多個國家,技術合作比這還要更多一些。跟正式提供服務的GPS系統和格洛納斯系統相比,總體性能是相當的。”
圍繞“一帶一路”進行推廣和服務應用,是北斗系統的建設重點。“我們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是的,包括技術交流、技術轉移培訓、教育培訓、產品輸出,甚至包括合資公司的組建、系統性能的監測以及高精度應用服務,都毫無保留地向‘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宣傳和推薦。”冉承其說,“我們與巴基斯坦、沙特、緬甸、埃及、伊朗、印尼以及東盟、阿盟等國家和組織,都有很好的合作,很多項目都進入到實質性項目里。例如我們跟巴基斯坦已經完成了國家位置網一期工程的建設,正在磋商推進二期工程的建設。”
北斗的化可期!《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aipishu顯示,我國計劃2018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報務;2020年前后,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為用戶提供服務。北斗伴你走天下,那一天已經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