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北京中新創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1975發布時間:2016-10-8
近日,隨著第8個北斗剖面浮標從*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1”號綜合科學考察船的后甲板徐徐放入南海中部海盆水域中,標志著由我國主導建設的“南海Argo區域海洋觀測網”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是由*第二海洋研究所負責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西太平洋Argo實時海洋調查”重點項目出資購置的*國產北斗(HM2000型)剖面浮標。根據設立在杭州的“北斗剖面浮標數據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介紹,在此之前布放的7個浮標,已經按預先設定的觀測周期,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順利發送回多條海面至2000米水深范圍內的溫、鹽度剖面資料;并通過Argo資料管理小組(ADMT)規定的數據質量控制程序檢驗,這些現場觀測數據均符合Argo計劃規定的觀測精度(溫度高于0.005℃、鹽度高于0.01psu)要求;*批由國產北斗剖面浮標獲得的來自“南海Argo區域海洋觀測網”的溫、鹽度剖面資料,目前均已通過*的通訊系統(GTS)接口,與世界氣象組織(WMO)和Argo計劃成員國即時共享。
根據Argo計劃和“Argo”海洋觀測網的建設目標,擬在西太平洋的典型邊緣海—南海,構建一個由20多個Argo剖面浮標組成的區域海洋觀測網。也就是說,中國Argo還會在南海布放第二批、第三批剖面浮標……從而建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南海Argo區域海洋觀測網”,始終維持有20-22個浮標在海上正常工作。
HM2000型剖面浮標是一種由我國自主研發、且使用北斗衛星系統進行數據傳輸和定位的自動剖面觀測儀器設備,具有雙向通信、擱淺保護等功能,投放入海后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參數,自動完成下潛—定深漂移—上浮(通過攜帶的CTD傳感器連續測量0~2000米水深內的海水溫度和鹽度剖面資料)—水面通信—下潛等循環工作過程,可在海洋中連續工作2—3年(主要由浮標自身攜帶的鋰電池或堿性電池容量而定)。早在2015年9月,由中船重工第710研究所研制的HM2000型剖面浮標,經中國Argo實時資料中心嚴格按Argo信息中心的要求,通過多次海上比較測試,以及觀測數據的反復驗證,確認能夠滿足Argo計劃提出的觀測精度要求。HM2000是我國*種被正式用于“Argo”海洋觀測網建設的同類觀測儀器設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Argo剖面浮標”。
(來源:中國海洋報)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