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加快北斗產業化進程,我國政府投資數百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投資數千億元,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北斗產業發展。除了原有衛星產業園之外,北斗產業園在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華中、西部川陜渝等五大衛星導航產業聚集區涌現。
從十七世紀至今的三百年中,人類社會經歷三次工業革命的推動,跨越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科技時代。每次時代的變遷都見證著科技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尤其是近一百年科技發明進入大爆發期,人類邁入信息時代,互聯網、移動通信、衛星導航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三大信息產業。其中衛星導航系統可提供高精度空間位置、速度和時間等七維空間信息,其應用幾乎涵括了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成為國民經濟和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之一。
全國北斗導航產業園版圖
一、衛星競賽,國內國外兩頭熱
出于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世界主要科技大國都在積極參與"衛星競賽",一方面推出各自的衛星導航系統,比如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BDS、歐洲Galileo,以及日本QZSS、印度IRNSS、伊朗Nasir1等等;另一方面積極推廣衛星導航系統在行業市場、大眾市場、生命安全市場的應用。目前GPS系統在衛星導航應用市場占有主導地位。
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2012年實行民用化以來,衛星導航技術在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企業的廣泛參與下飛速發展,其應用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比如航天、航空、航海、公路與鐵路、通信、測繪、氣象、環境、軍事、農業、車輛導航與監控管理、公共安全與應急救援等,形成了巨大的市場。據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北斗總產值接近40億元。
在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全國各省市掀起北斗應用建設熱潮。為搶占北斗先機,北京、上海、廣東、湖南、深圳、湖北、黑龍江都制定了北斗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一系列產業促進措施,大量北斗產業園及聯盟在各地涌現,區域競爭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