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際關系的橋梁,我們通過說話來和別人建立、完善關系、表達自己,甚至可以說:你說的每句話,都在暴露你的層次。說話表達,已經成為我人生zui珍貴的一筆財富。
今天,從我的工作與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愿我們都能通過流利有效的表達,擁抱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
* 培養“概括力”,學會抓重點
在職場中,我發現很多人存在這樣的問題,羅里吧嗦講了一大堆,zui后不僅別人沒聽懂,自己也被繞暈了。比如常見的工作匯報:
報告老板,今天我去找了那家社報,他們陳態度很不好,也不想斷續跟我們合作,然后我好像聽說有另外一家出版社,價格優勢明顯。對了,我還問了問小李的意思,他還是建議投放到原來的報社,然后財務說,如果這家報社價格低,后續合作會很有優勢,想請老板定奪一下。
這是我們工作中常見的錯誤,也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職業習慣。
據調查研究顯示,當下屬在匯報時,如果10秒之內,說不出可以抓住老板注意力的重點,那么老板很可能不會再聽下去。
其實解決問題并不難,我們需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概括力”,即從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的部分,用簡潔的語言對其進行概括,并且開門見山的說出目標,以及有關事情的結論和結果。
比如前面的那個匯報,你也可以這樣和老板說,我們分解成兩步:1 先說出目標,我為什么要求:“報告老板,關于投放廣告的事情,我今天調研了兩個出版社,有兩個方案想請您定奪。”
2 說出具體事情,并給出結論:一、是投放到出版社,因為曾經合作過,但是對方態度不好,二:是投放報社,價格低但是之前沒有合作過,老板,請您定奪。這樣有層次,有重點的表達,邏輯清晰,對方會瞬間秒懂你的意思。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很多類似的工作場合中,如果我們學會抓住重點,條理清晰的表述事情,不僅可以體現自己的專業性,也能讓對方更加清楚你的來意,提升工作效率。
運用“3A表達法”,實現利益放大化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產品銷售員,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銷售員都有一個特性:不管三七二十一,迎上來就是一頓長篇大論。
比如賣眼鏡的銷售員:你好,你看我們這個眼鏡,材質特別好,您看看我們的眼鏡框,是純鈦的。還有我們的眼鏡片,我們有獨到的鉆石切割工藝,而且是太空PC片,很經很薄,而且價格很便宜,價廉物美。
聽到這的銷售,我想很多人和我的反應一樣,還沒等銷售員說完就走了。沒有吸引力的表達就如同沒有調味的沙拉,很難讓人產生食欲。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表達方法:1.屬性2.優勢 3.一個具體的利益。下面我們用比較吸引人的屬性或特性:
“您好!我們這款眼鏡的鏡片的材質是太空PC片。”“它特別的輕,相比傳統的鏡片輕百分之50%”“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減輕你的負擔,*佩戴的話鼻子這個地方就不會有壓痕”
這樣的介紹是不是比剛才要好多了,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必須要明白,用戶買的不是具體的屬性,而是具體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