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動裝置不論是種類規格、控制型式、生產模式、應用領域等方面均有顯著的進步與拓展,取得的成績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盡管如此其重要性卻不容忽視,因為電動閥門的使用問題往往體現在電動裝置上,這種現象已經得到閥門業內和用戶的關注。
我國的電動裝置生產有多年的歷史,但由于創新的體制發展較晚,國產閥門電動裝置沒有進行大的技術創新,存在可控性差、測量控制精度低、維護量大等不足。目前使用中的閥門電動裝置有20-25萬臺已經處于更替階段。而且原國產閥門電動裝置已經到更換期。國產閥門電動裝置機械壽命在15-25年、電動機壽命8-10年。該產品的投產正好彌補了國產閥門電動裝置的技術缺陷,在國內同行業來講居于*水平,同時也為進口產品國產化開辟了新的途徑。投產后創造的效益保守的估計當年年產值可達到2000萬元,創利稅500萬元,前五年按20%遞增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產品。還可以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新型電動裝置具備的主要技術指標:能實現多種方式控制;具有相序識別、缺相、過熱、力矩等保護功能;遠程閥門開關指示;可以按比例用模擬電壓、電流等方式自動控制閥門;變頻調速;能對閥門任何位置設定;遙控和現場總線。同國外同行業比較:產品度不如國外產品;外形體積不如國外產品美觀。
我國電動裝置及其產業的成績顯著,在較短的時間內縮小了與*技術水平的差距,產品完夠滿足國內相關領域的需求,發展前景是好的,但作為電動裝置的制造和使用大國,具有原創技術和自主品牌的產品是電動裝置整體狀況達到一定水平的標志。而創新的思維和創新工作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它也是我國電動裝置再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