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2015elisa試劑盒操作技術報告
閱讀:1514 發(fā)布時間:2015-4-8提 供 商 | 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 71KB |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shù) | 296次 | |
資料類型 | WORD 文檔 | 瀏覽次數(shù) | 1514次 |
免費下載 | 點擊下載 |
各位親們,2015elisa試劑盒操作技術報告出爐啦!歡迎您點擊“文件下載",即可免費保存文件,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您關注上海恒遠公司。
一、ELISA原理
1.雙抗體(原)夾心法:檢測抗原(體)的常見方法,應用針對抗原兩個不同決定族的兩種單抗分別作為固相載體和酶標抗體檢測溶液中的抗原(適用于二價以上抗原,不能測 小分子半抗原)。
2.間接法:檢測抗體的方法,利用酶標記的抗抗體(第二抗體)檢測已與固相抗原結合的抗體。
3.競爭法:檢測抗原或小分子半抗原、抗體,以測抗原為例,使待測抗原和酶標抗原競爭與固相抗體結合,結果如待測抗原含量越多,與固相抗體結合的酶標抗原就越少,顯色越淺,二者呈負相關。
二、操作指南
固相包被→加待測樣品→溫育→洗滌+加酶標物→溫育→洗滌→加底物→溫育一加終止液→比色→判定結果。
1.試劑盒平衡:試劑盒中所有試劑和板條均應在試驗前平衡至室溫(約25℃),一般需在室溫放置20~30分鐘以上。平衡時間太短會造成試劑混勻不夠,樣品孵育時間相對縮短,ELISA反應不夠充分。冬季室溫低,可將試劑盒置37℃溫箱20分鐘。
2.樣品和試劑的混勻:稀釋前、后的樣品必須充分混勻,所有試劑在加樣前也須搖勻,以保證試驗的均一性。
三、elisa試劑盒操作技術之質控分析
1.人員培訓內容包括:①檢驗項目的基本原理;②熟悉檢測技巧,了解易出差錯的環(huán)節(jié)及難點;熟悉檢測試劑性能(包括試劑盒組成,包被片段及其組成);③熟悉檢測儀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數(shù)據(jù)處理的能力和質量控制知識;④某些特殊項目的檢測如抗HIV等需經有關部門組織的專門培訓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基本介紹
① 1971年Engvall等人把免疫組化的EIA技術應用于臨床檢驗發(fā)展為ELISA技術。
② 特點:在固相表面組裝免疫活性物質形成"免疫吸附劑"。
③ 酶標記免疫活性物質,進行信號放大;
④ 有二步溫育反應二次洗滌過程;
⑤ 靈敏度特異性相對較高。
⑥ 局限性:只能檢測到ng水平
⑦ 精密度差(批內CV15-20%);
⑧ ELISA檢測試劑盒線性范圍窄(一個數(shù)量級);
⑨ 存在"HD-HOOK"效應。
四、elisa試劑盒操作技術操作注意
1.使用干凈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滌液,使用前充分混勻試劑盒里的各種成份及樣品。
3.洗滌酶標板時應充分拍干,不要將吸水紙直接放入酶標反應孔中吸水。
3.底物A應揮發(fā),避免長時間打開蓋子。底物B對光敏感,避免長時間暴露于光下。避免用手接觸,有毒。實驗完成后應立即讀取OD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