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應急工具你車里有嗎?安全錘有嗎?
閱讀:2279發布時間:2014-1-13
應急小工具
安全錘
自從去年夏天北京那場暴雨之后,安全錘便一度成為熱詞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上面這則報道也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遇水逃生,zui常規的破窗工具就是安全錘。筆者隨機采訪了十幾位車主,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車內全部都沒有配備安全錘或類似物品。這不禁令筆者驚嘆,大家也太不把這當回事兒了。很多人認為真正被困車內時用各種方法可以逃生,比如將頭枕卸下砸開或撬開車窗等,但安全錘是zui直接便捷的方式。但使用安全錘也非只要有蠻力就能所向披靡,使用安全錘時還得講點技巧。挑選安全錘時,應選擇手柄較長,錘頭尖硬度強分量足的,由于鋼化玻璃的中間部分zui牢固,所以砸窗的時應用力敲擊車窗的四個角,當水進入,車內外水壓平衡便可打開車門逃生,但敲擊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另外,由于錘頭使用后都會磨損嚴重,車主一定要記得重新再買一個,并且一定要放在車內的儲物盒等觸手可及的地方。但實在沒有安全錘時應搜尋車內任何堅硬尖銳的物體打開車窗逃生。
應急小工具
滅火器+手套
近來經常能聽到某車自燃的消息,車突然燒起來,想要滅火,卻發現車上沒有滅火器,當時的驚慌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滅火器就十分重要了。一般情況下,滅火器和三角警告牌一樣都被放在行李箱里,為了避免喪失*滅火時機,建議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將滅火器裝放在駕駛座下面或者其他能*時間拿到的地方。滅火器不是裝上了就萬事大吉了,車主要留意檢查它的壓力表確保能正常使用。如遇起火時,應在確定了著火位置后,按照滅火器的使用操作要求來對相應的位置進行噴射滅火,但要記住戴手套。遇到發動機起火時,一只手打開發動機艙蓋,并馬上尋找著火點,之后迅速用滅火器進行噴射滅火,如果你發現一瓶滅火器還沒有把火滅掉,那可以請求周圍的車主幫助,如果3分鐘之內火情沒有得到控制就應放棄救援撤離到安全地帶。
應急小工具小刀
現在車界流傳的救命三件寶“安全錘、滅火器、小刀片”。安全錘和滅火器上面已經闡述過了,刀又有什么用呢,一提到刀大家*反應是防盜,其實是在突發危險時可以割斷安全帶逃生。“小刀片”就只是割安全帶,因此筆者認為還是在車內的儲物盒里放一把質量好的多功能折疊刀,救命防身應急皆可。
應急小工具工具箱
現在許多車型都配了隨車的工具箱,大多數車型基本上都安放在備胎槽內或者是后備箱的其他地方,通常*的工具有拖車連接環、千斤頂、拆卸車輪螺栓扳手,厚道一些的廠家會配螺絲刀或者鉗子之類的工具。不過這些工具的使用范圍很有限,所以建議在車上備一套小汽車維修工具箱,比如各種尺寸的梅花、內六角套頭,這對于汽車維修是很有用的,在電商上搜索一下有不少選擇。
應急小工具手電筒
手電筒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車上都算得上是*的工具,在家里它的地位可以當成家用電器,在車里它也是很有用的工具。在光線不好的時候可以幫助照明,在夜晚需要檢查車輛或找東西的時候,手電筒可就派上大用場了。就算不是晚上,當你檢查發動機艙的下部,懸掛部分或者是內飾的角落時,光線暗看不清就非常需要它的幫忙了。并且手電筒除了可以照明外還可用來發出求救信號或警示其他車輛,確保安全。手電筒不必有多,可選擇自充電的那種手電筒,因為電器長期閑置不用的話也會消耗電池電量的,等用的時候發現沒電就太尷尬了,另外,部分車型會在后備箱內標配一個帶有充電槽的手電筒。如果實在沒有手電筒,別忘了手機的閃光燈照明功能,也可以救急。本版文字筱雪
淹水逃生小攻略
1.保持冷靜。車熄火后停在水中,水未沒過車窗時基本不會有危險。
2.切記不要重新啟動發動機。因為會造成活塞、缸體等嚴重磨損,嚴重者甚至導致發動機報廢。
3.迅速開窗。要在車輛電路還未斷電前打開車窗或天窗,若已斷電且車窗車門都無法打開,可嘗試用觸手可及的利器敲碎側車窗,因側窗四角較薄,打開車窗逃生。
4.下車后將車推到水淺的地方并救援。
5.要做到主動預防。行駛過程中,要判斷路面積水深淺,太深不宜駕駛。在積水區行駛時,應用低速擋,盡可能不停車、不換擋。
車里有地兒就帶上
1.絕緣手套:主要可在緊急維修和清潔車身時保持雙手清潔,或當要打開引擎蓋或水箱蓋時,作隔熱之用。采用絕緣手套,在處理電器問題時,可避免觸電。
2.蒸餾水:車上應常備大約1公升的蒸餾水,但請注意:普通清水或礦泉水絕不能當作電池水使用。
3.車胎防漏劑:可在車胎被尖銳物件刺破后發揮防漏功能,免去要即時換胎的煩惱。只要將防漏劑注入車胎中,它便會在車胎內壁形成一層保護膜,爆胎后也可以維持一段行車時間,足夠讓我們駛到附近的維修中心修補車胎。
4.拖車繩:拖車繩是zui直接的可以當場救援的工具,備好一條符合自己車的拖車繩可以在野外趴窩時,實施營救。
5.車載打氣泵:在高速公路、野外或任何地方,如果輪胎突然漏氣,打氣泵就能發揮它的應急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