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廊坊潤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66發布時間:2013-12-22
玻璃鱗片膠泥、濕法煙氣脫硫設備重防腐用乙烯基玻璃鱗片膠泥施工計劃
一、玻璃鱗片膠泥(涂料)施工的一般規定
1、 環境前提:
(1) 在大風天禁止涂假裝業。
(2) 在濕潤表面上不得進行涂裝作業,待涂表面四周溫度至少不能低于露點以上3℃,相對濕度一般不能大于85%。
(3) 在氣溫低于5℃時,鱗片膠泥(涂料)的固化速度顯明減慢,正常不進行噴涂作業。
2、 冬季施工辦法:
(1) 為了保障冬季施工的鱗片膠泥(涂料)的固化機能,被襯設備、煙道外部應采取保溫資料整體包覆。
(2) 采用空氣加熱設備,通過空氣熱傳遞,使被襯基材表面升溫至10℃以上。火電廠也可以在設備內部采用蒸汽管道加熱。
(3) 濕度掌握:設備內部的濕度個別不能大于80%。
3、 注意事項:
(1) 施工器具應清潔,每次施工結束后應干凈清潔,以備下次再用。
(2) 施工現場應有防雨、露水和灰塵的設施。
(3) 謹防水和雜物等到掉進涂料內,免得影響涂層的質量。
(4) 施工時應有良好的通用條件,應制止所有明火,照明應采用低壓電源。
(5) 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導,裝備必要的勞動掩護用品,注意施工人員的人身平安。
(6) 涂層在未*干燥和固化之前,應采取保護措施,以避免受到雨水和其它液體的沖刷或人員的蹂躪。
(7) 每道工序施工前,應對防腐蝕的表面進行打掃,必要時應用丙酮揩擦一遍,以免影響施工的質量。
(8) 防腐蝕涂層施工完成后,涂層層應加以保護,在吊裝、運輸過程中尤應警惕,防止撞擊、敲打和施焊。
4、 保險防護:
(1) 涂料應寄存在溫度較低的通風、干燥處,闊別熱源,避免日光直接照耀并隔離火種。存放已開蓋的涂料、固化劑和稀釋劑的配制間內,嚴禁明火。
(2) 涂裝前必需檢查所需照明、通風和腳手架等是否齊備牢靠,裝、焊接工作是否已經停止,盡量使焊接工作不破壞已涂好的涂層。
(3) 施工場合的電線、電念頭、配電設備應合乎防爆要求。
(4) 因為設備、煙道整體關閉,而在施工進程中,有少量化學品揮發。因此請求施工職員有防護措施,如戴防毒面具等,并且在保證被襯基材表面溫度滿意鱗片膠泥(涂料)的固化性能的條件下,應用通風機強迫透風換氣,以下降設備、煙道內部空氣中的有機物含量,減少對人體的損害。
(5) 為了防止涂料濺在皮膚上或眼睛內,施工時應穿工作服和護目鏡。
(6) 操作人員如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不適感時,應即時到有新穎空氣的場所休息或送病院就醫。
二、鋼結構表面處置施工標準
對于鱗片膠泥(涂料)運用于鋼結構設備內表面,要對鋼結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具體要求如下:
1、 表面處理
1. 1表面處理前,設備應是已按圖紙要求制作、檢驗合格的,且應是把與吊裝、保冷或保溫等有關零部件預先焊上,防腐蝕處理后不能再對設備施焊。
1.2表面處理的方法
干法噴砂或噴丸用于表面處理,具體施工要求如下:
1.2.1預處理
(1) 需防腐蝕處理的表面焊縫上的焊瘤、焊渣、飛濺物均應打磨掉。
(2) 構造轉角、名義凹凸不平及焊縫表面應打磨平坦或油滑過渡。
(3) 油脂、油污應用酒精(工業純)或丙酮(產業純)*除凈。
1.2.2噴砂(丸)除銹
(1) 噴砂(丸)除銹(包含質量檢查及涂刷*道底漆)應在8h內完成。
(2) 對大型設備,無奈在8h內完成時,可采用分段噴砂(丸)的措施。即先對必定面積進行噴砂(丸)除銹,經檢驗合格后涂刷*道底漆,待底漆固化后,再對殘余局部噴砂(丸)除銹,此時應答已涂底漆加以維護,并在其持續噴砂(丸)端至少應留出50mm的間隔。使能穿插噴砂,從而保證噴砂(丸)的品質。余類推。噴砂(丸)檢修及格表面在涂*道底漆前利用酒精或丙酮蕩滌。
(3) 噴砂(丸)所到達的質量等級依照GB 8923-88《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Sa21/2,要求*除去金屬表面上的油脂、氧化皮、銹蝕產物等一切雜物,并掃除粉塵。殘存的銹斑、氧化皮等引起稍微變色的面積在任何100×100mm2的面積上不得超過5%,毛糙度應達到40—70μm。
(4) 噴砂(丸)采用的緊縮空氣應干燥干凈,不得含有油污、雜物和水分,壓力為0.5-0.6Mpa。
(5) 噴砂(丸)的砂粒采用石英砂(鋼丸),應干燥潔凈,無油污、雜物;含水量應小于1%,必要時應進行烘烤干燥,待涼后能力使用。
砂粒是粒徑為1-3.2mm,其中1-1.5mm的粒徑不少于40%。
鋼丸的粒徑為0.63-1.60mm,其中0.63-0.8mm的粒徑應不少于40%。
(6) 推舉的噴砂(丸)施工工藝指標如下:
噴嘴直徑: 6-8mm 噴射角:30~75度
噴 距: 80-200mm
三、乙烯基玻璃鱗片膠泥施工技巧規范
1、底漆
1) 取預配好的適量底漆,再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攪拌3min以上,攪拌均勻后使用。用毛刷或輥刷涂1-2道,用量0.20kg/道.平米左右。在經處理后的待襯表面涂刷*道底漆。并在*道底漆涂刷12h后涂刷第二道底漆,二道底漆涂刷方向應互相垂直。
2) 在鋼結構基礎施工時,在進行底涂配膠料過程中,應加入50%樹脂分量比的石英粉(300目左右),混雜均勻后施工方能達到更好的界面粘接后果。
3) 在混凝土基本施工時,若粘度略高或低溫施工環境中,為了增加涂層與基層的接合性,可適當增加5-10%的溶劑進行稀釋,溶劑以苯乙烯為宜,底涂可涂刷1-2遍。
2、 鱗片膠泥中涂
1) 取適量鱗片膠泥預混料,參加恰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攪拌平均。一次攪拌的鱗片膠泥料應把持在30min內用完,且初凝時光應節制在40min左右。
2) 用抹刀單向均勻地將施工料涂抹在涂好底漆的基礎上,每道施工厚度(初凝后)為1.0±0.2mm,用量為2.0kg/道.平米左右,每道涂抹的距離時間為12h。
3) 通常情形下,施工2道即可,特別情況下(如介質中含有固體磨料),施工厚度可增至三道。
4) 每道鱗片膠泥涂抹后,在初凝前必須及時用沾有苯乙烯溶劑的羊毛氈輥滾壓,直至肉眼察看表層潤滑均勻為止。表面不許可有流淌痕跡,一經產生應重新滾壓平整。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