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天龍VHome智能家居
閱讀:951發布時間:2013-2-26
深圳建科大樓外景圖.
位于梅林深圳建筑*大樓是一座有生命有呼吸的大樓,樓體的水能循環,風能流動,自然光能照射.這棟12層高的大樓從外形上看不同于傳統辦公建筑四面都相同,她的外立面造型非常*.不僅東南西北四個立面*不同,垂直方向上使用的立面材料也各不相同.
建科院院長葉青介紹說這種*并不是設計師心血來潮、隨意布置的.而是科學的根據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選擇的材料和構造形式.例如大樓高區人員密集的區域需要更多的采光和通風,因此朝東和朝南的立面便采用了水平帶窗;而低區的實驗室需要便于控制溫濕度和光線,立面形態就相應的體現出圍護嚴密和凹窗遮陽構造.
廣場透氣磚更透雨水,并通過下埋管道收集起來.樓頂雨水也全部回用.澆花的水、沖洗的水大部分來自回收.建科大樓的中水利用率49%,相當于每年減少用水量4760噸.
在葉青的指引下我們進入了大樓的地下室.不像傳統地下室那樣給人黑暗、封閉的感覺.陽光通過大樓入口兩側的玻璃水池被引入建科大樓的地下室,使得地下一層白天*采用自然光照明不需要開燈,智慧城市.而車道部分采用光導管技術,通過安裝在地面的光線采集裝置,將陽光導入地下車庫的車道.
從建科大樓通透明亮、全敞開式設計的消防樓梯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5樓的240座同聲翻譯報告廳.為了打破傳統報告廳*依賴人工照明和通風的設計方式,zui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照明和通風,報告廳兩側的外墻被設計成一扇扇可以轉動的墻體.根據內部使用的需求和外部氣候特征來選擇打開還是關閉.當打開的時候自然光線和通風被引入到大廳內,*沒有傳統報告廳給人的逼迫和燥熱感.葉青說:“我們的員工都不愛使用空調,空調吹出來的都是沒有營養的機械風,不如自然風帶給人的舒適感.”
zui后我們來到建科大樓的會議廳,其實說這里是空中花園更加恰當,綠水游魚鳥語花香.無論是部門會議還是休閑小憩,員工們都可以來到這里zui大限度地接近自然,真正實現了現代人在充滿濃濃綠意的庭院里辦公的理想.
本文來自天龍VHome智能家居中文*
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v-home.com.cn/news/1421.htm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