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在當今數字化時代,數據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指引》提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數據基礎制度和先進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在數據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保障數據安全自由流動的流通利用設施,形成協同聯動、規模流通、高效利用、規范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公共服務體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構建多元異構、高效調度、智能隨需、綠色安全的高質量算力供給體系。在網絡支撐方面,構建泛在靈活接入、高速可靠傳輸、動態彈性調度的數據高速傳輸網絡。在安全方面,構建整體、動態、內生的
安全防護體系。在應用方面,支持傳統行業轉型升級,賦能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傮w實現“匯通海量數據、惠及千行百業、慧見數字未來”的美好愿景。
數據基礎設施是在網絡、算力等設施的基礎上,圍繞數據匯聚、處理、流通、應用、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構建適應數據要素化、資源化、價值化的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是項目建設和制度建設的系統集成,既包括平臺、系統等“硬”的設施建設,也包括標準規范、體制機制等“軟”的制度設計,同時,還包括隱私保護、數據標識登記等技術創新的應用。
從目前的實踐和探索看,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存在四項關鍵的需求。第一是多元互通,需要能夠支持多類數據主體、多元市場參與,推動不同數據平臺間的互操作性;第二是廣泛流通,還要保障數據即時高效流通利用,才能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應用活力;第三是透明監管,需要通過建立完備監管機制,實施數據流通全流程日志記錄和審計管理;第四是安全可控,通過集成先進的安全控制與隱私保護措施,維護數據主體權益與市場秩序穩定。
國家數據局高度重視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一系列政策和規劃來推動其發展。例如,國家數據局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清單》,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擴容提速,著力打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堵點,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體系、新型城市基礎設施等建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其中強調,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提升數據安全治理監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
加快建設數據基礎設施,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大技術需要,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抓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