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先進計算是面向新興信息需求,在計算方式、位置、算法和機理等方面產生革新和進步的新興計算技術及產業的統稱,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變革、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先進計算包括算力、算法、算據三大領域,涵蓋云、邊、端等多種計算方式。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對推動技術產業進步,加速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戰略性地位和支撐性作用愈加凸顯。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開發和應用對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進一步推動了計算技術產業的持續迭代創新和格局重塑。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正式發布《先進計算暨算力發展指數藍皮書(2024年)》。
藍皮書系統跟蹤研究了全球先進計算和算力發展情況,全面剖析了我國先進計算和算力總體發展態勢,并對我國算力發展情況進行客觀評估,并結合當前我國算力發展現狀和評估結果提出了我國算力發展建議。
1. 藍皮書結合算力發展特點和重點影響因素,構建先進計算暨算力發展指數3.0框架,從算力規模、計算產業、計算技術、發展環境和計算應用五個維度衡量我國及各省份算力發展水平,為各地推進計算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及計算應用發展提供參考。
2. 先進計算興起帶動全球算力高速發展。先進計算呈現多元化創新發展態勢,智能計算需求帶動先進計算各層次突破創新與協同升級,前沿計算部分領域進入產業化階段。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不僅加速了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還深刻促進了制造、交通、教育、媒體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全球算力規模持續高速穩定增長,2023年全球計算設備算力總規模為1397EFlops,增速達54%,尤其大模型使用的數據量和參數規模進一步增加,進一步帶來智能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長。計算產業快速發展,AI
服務器和AI芯片市場急速增長。全球各國算力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全球算力競爭加劇,全球化面臨挑戰。
3. 多線發展推動我國算力量質齊升。2023年我國智能算力持續快速增長,算力規模穩步擴大。我國近六年累計出貨超過2190萬臺通用服務器,114萬臺AI服務器,算力總規模達到435 EFlops,全球占比31%,增速達44%,其中智能算力穩定高速增長,增速達62%,占全國總算力比重達三分之二。我國計算技術創新成果涌現,計算產業蓬勃發展。行業賦能作用不斷深化,發展環境持續完善。近8年我國算力規模平均每年增長46%,數字經濟增長13.2%,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國算力規模及增速
4. 算力助推數字經濟增長,各地加快算力布局。我國各地算力穩步發展,各省算力發展指數同比平均增長17%,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算力發展保持領先水平,其中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山東仍然位于第一梯隊。伴隨著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持續推進,中西部地區算力設施建設、技術創新、計算應用等水平快速上升。
5. 各省份算力發展指數與其經濟規模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算力對各省份經濟發展具有強力推動作用,2023年數字經濟規模和地區生產總值較高的省份,算力發展水平也較高。算力發展指數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增長約574億元(約占全國數字經濟規模的1.06‰),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1220億元(約占全國GDP的0.97‰)。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