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
機器人國際標準(IEC 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準則》)。該項標準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將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2020年中國養老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8億元。到2023年,隨著
服務機器人市場的整體增長,養老機器人市場規模也相應擴大,據世界機器人大會披露的數據及相關占比核算,2023年中國養老機器人市場規模約66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4年我國養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79億元,并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以約15%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元。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科技的進步,養老機器人市場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消費者對養老機器人的接受度逐漸提高,尤其是對于那些能夠減輕家庭照料負擔、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機器人產品。
從目前市場看,養老機器人主要分為康復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和陪伴機器人等,他們都有自己的特定應用場景和目標群體客戶。我國做養老機器人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如新松機器人、大艾機器人、廣州和康生物、蘇州伊利諾等。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
我國高度重視智慧健康養老行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養老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包括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土地政策等,為養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市場方面對養老機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經濟較發達地區,經濟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養老機器人需求也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健康監測、日常照料和娛樂陪伴等方面,無需麻煩子女,就可以有一個“保姆”為自己的生活起居,健康狀態有一個良好的照顧,老人開心,子女也輕松了。
我國在養老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并在國際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牽頭制定此次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也側面反映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處于比較先進的水平。
國內針對養老機器人發布了《康養機器人通用技術規范》,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從養老產業實際市場出發,結合國內外康養機器人生態建設狀況,同時考慮其長遠發展規劃,旨在規定康養機器人的具體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以推動康養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我國養老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