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展會報道】清晨的國家會議中心,穹頂之下光影流轉。來自52個國家的展商將14萬平方米的展廳化為聲光技術的競技場。這場被譽為“全球視聽科技風向標”的中國國際視聽集成設備與技術展覽會(InfoComm China 2025),吸引了逾10萬專業(yè)觀眾與3000余家國際企業(yè)共赴盛宴。而在FA3-01與MB6-01展位,冠標科技以一場“靜默的技術革命”,改寫人們對聲光價值的認知。
作為亞太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專業(yè)視聽展會,InfoComm China始終是尖端技術的首發(fā)站與行業(yè)趨勢的預言書。本屆展會上,微軟、索尼等巨頭紛紛亮出元宇宙交互方案,冠標科技卻選擇了一條更質樸的賽道——用聲光技術修補現(xiàn)實世界的感官裂痕。從山區(qū)教室的聲場缺陷,到博物館文化傳遞的隔閡,再到城市公共安全的警報難題,冠標科技在展會上用三個場景方案扭轉困境。
01
數字文博:讓文物開口說話
面對博物館觀眾體驗單一、運營效率低下的痛點,冠標科技推出“文物數字化及
多媒體展示系統(tǒng)”,通過3D建模與AR技術,將青銅器的紋飾細節(jié)、書畫的筆觸韻律轉化為可交互的數字化敘事。在豐潤博物館的實踐中,結合“DeepSeek大模型系統(tǒng)”,AI能自動解析文物背景并生成多語種解說內容,使外籍游客滿意度提升58%。而“流量統(tǒng)計系統(tǒng)”則實時監(jiān)控展廳熱力分布,某特展通過動態(tài)調整展品布局,單日觀眾承載量提升30%,排隊時長縮短至7分鐘。
“技術不是取代歷史,而是讓歷史與當下對話。
”冠標文博領域負責人說。
02
智慧教育:從學習到安全的全鏈路守護
針對校園安全管理碎片化問題,冠標科技構建“校園安防應急平臺”,集成校門
人臉識別、宿舍聲控門禁與教室行為分析系統(tǒng)。在全國中小學的落地應用中,平臺通過AI算法識別異常行為(如長時間滯留危險區(qū)域),預警準確率達93%,應急響應時間壓縮至15秒。
同時,冠標科技“家校互動系統(tǒng)”打通課堂數據與家庭終端,家長可實時查看學生課堂參與度分析報告,某班級試點后家校溝通效率提升40%。教育的未來,藏在每一分貝的清晰與每一秒的安全里。
03
文旅與教育安防:織就社會安全網
教育部近日印發(fā)《校園暴力與學生欺凌防范治理專項行動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實現(xiàn)隱蔽區(qū)域監(jiān)控全覆蓋、建立欺凌行為動態(tài)識別機制、強化家校協(xié)同干預。在2025智博會冠標科技展區(qū),一套融合AI感知、聲光聯(lián)動與數據閉環(huán)的“校園欺凌防治智能中樞”,正為這一政策提供技術注解——當算法學會“看見”沉默的呼救,技術便成了孩子的隱形守護者。
冠標科技以三大技術模塊構建防治體系:
1.全域感知網絡:通過多模態(tài)感知系統(tǒng),在儲物間、樓梯轉角等盲區(qū)部署具備聲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攝像頭,可捕捉推搡聲、哭泣聲等20類異常聲頻,聯(lián)動定位系統(tǒng)自動標記事發(fā)位置,預警準確率達89%;
2.AI行為圖譜:基于DeepSeek算法的學生行為分析模型,通過肢體語言、社交距離等數據聚類,識別孤立、尾隨等高危場景。杭州某中學應用后,系統(tǒng)提前48小時預警潛在欺凌事件7起,干預成功率達100%;
3.家校干預閉環(huán):家校互動系統(tǒng)新增“欺凌事件匿名上報”通道,學生通過校園一卡通終端一鍵觸發(fā)求助,信息直達班主任、法治副校長及家長三方終端,確保“首問負責制”無縫執(zhí)行。
而在文旅場景,冠標科技的“多模態(tài)感知大數據系統(tǒng)”成為景區(qū)安全的新防線。通過聲光傳感器、無人機巡檢與AI算法的融合,系統(tǒng)可實時監(jiān)測人流密度、異常聲頻及環(huán)境風險。黃山風景區(qū)部署后,山體滑坡預警時間從10分鐘提前至2小時,游客疏散效率提升65%。
展臺屏幕上,一條實時滾動的數據流悄然訴說著變革。這是冠標科技用技術縫合校園安全的隱秘裂縫,讓算法成為照亮成長暗角的暖光。正如展區(qū)那臺不斷學習童聲音頻的AI模型所揭示的真理:真正的守護,從不是以監(jiān)控之名筑起高墻,而是讓每一顆年輕的心都能在安全中自由跳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