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今年以來,我國持續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同時突出應用導向,新技術正不斷向具體應用場景縱深滲透。目前,我國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人工智能產業體系。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產業在2024年被中央及各地政府確立為重點發展方向,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力度大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動產業創新,提升區域經濟的科技競爭力。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層、模型層及應用層不斷升級優化,實現了人工智能、
大數據等數據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廣泛融合。
2025年初,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開源大模型掀起熱潮,其高性能、低成本的特點迅速吸引了國內外開發者和企業的關注,推動了中國AI生態的開放性和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這一風潮不僅加速了模型層的國產化創新,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易獲取的 AI 工具,激發了應用層的創新活力,成為中國AI產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9日,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379件,占全球申請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據了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
今年,我國進一步設立了600億元規模的國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推進各地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同時,完善人工智能監管體制機制,目前已累計制定了40余項行業關鍵標準和10余項國際標準,推動產業生態持續優化。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講解和討論后發表重要講話。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202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著產業發展模式,成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理論機制與實踐路徑,既是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選擇,也是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培育新增長動能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與現代化產業體系之間呈現相互作用、協同共進的關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日益成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技術供給逐漸向應用化方向轉變,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現代化產業體系對技術創新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動了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