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數據標注作為新興產業,存在人員需求大、勞動密集強度高、職業技能迭代快、產教融合深度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等現狀,導致規模效應難以形成,人才供給鏈難成。為解決數據標注人才培養痛點,政府、學校、企業共建溫州數據學院,將“生產、教學、培訓”相融合,實現了“技能培訓、人才就業、效益產值”共贏,打造了數據標注人才培養的新范式。
舉措與成效
一是建設數據學院,強化政策支持。為破解產業扶持力度不足的瓶頸,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制定《實習就業專項補貼實施辦法》等專項政策文件,系統整合優勢資源,構建起政企校協同發展機制。數據學院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優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產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企業提供項目導入,形成“人才培養-項目落地-產業反哺”可持續運營閉環。當前涉及領域企業50余家,完成超1億條數據標注,推動數安港項目產值超5000萬元。
二是打造“園中校”,強化產教融合。針對產教融合不深問題,以數據標注基地為核心,實現了“生產即實訓、實訓即就業”的產教協同模式,培養了一批數據標注高技能人才。目前社會影響力漸增,獲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張振豐等領導肯定。當前已為省內外多所高校提供實習崗位500個,實現就業200余人。
三是打造培訓基地,強化技術支撐。針對職業技能迭代快,人員水平不足等問題,充分發揮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功能,承接數據服務社會培訓。與市人社局共建“甌越數字技谷”,實施數據標注師一試雙證等舉措,為數安港企業培訓超1000人,服務政府干部數據素養提升120人。
特色亮點
一是“四共”協同模式。政校企共研目標、機制、課程、資源,打造“園中校”實踐平臺。校政企聯動,就地開展數據標注實習實訓,推動產教人才雙向流動。目前,外地政府等參觀學習近500人次,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報道閱讀量超200萬次。云南、遼寧等地復制建設本地數據學院,實現模式推廣應用。
二是“四真”實踐模式。以真實項目、導師、環境和過程驅動教學,實現教學對齊產業需求。共建教研團隊,促進教育鏈與產業鏈銜接。建成以來,圍繞產業實際已轉化形成《數據標注》等新形態校本教材3部,獲批市數字技能人才培訓交流示范基地。
三是“四維”進階模式。學生在校內完成數據標注專業課學習,由教師指導研發智能標注;在校外實訓基地,由企業督導實施標注項目實踐。通過“學研產用”進階式能力培養,促使學徒轉變為職工,實現學生就業滿意度1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