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專門印發通知,對做好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近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突出主題、廣泛發動,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社會公眾熱情參與,取得良好成效。
各地各部門積極組織參與
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安徽、湖北、廣西、四川、寧夏、新疆等地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出席本地區防災減災宣傳周有關活動,觀摩應急演練和防災減災科普交流互動。教育部、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國家林草局、中國地震局等部門結合本部門實際,印發通知作出部署。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開展辦公場所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推動防災減災知識普及走進機關。
演練演習場景多樣
各地各部門貼近實戰,組織開展一系列場景多樣的演練演習。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金華等地,聯合舉辦“應急使命·2024”超強臺風防范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上海模擬強對流天氣同時發生地震災害,開展“滬應-2024”綜合應急演練。河南圍繞群眾緊急轉移避險、集中安置和生活救助舉辦自然災害救災救助應急演練。湖北針對汛期地質災害多發易發特點舉辦地質災害救援救災應急避險演練。黑龍江舉行地震、火災、水庫垮壩等多科目抗震救災實兵綜合演練。福建開展地鐵應急疏散逃生演練。廣西啟動百縣千村萬屯(企)應急演練。新疆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縣域應用試點模擬演練。一系列演練演習有力檢驗了隊伍,磨合了機制,促進了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宣教內容豐富多彩
各地各部門線上線下相結合,全方位、立體式開展一系列防災減災科普宣教活動。應急管理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網、國家應急廣播推出“全民安全公開課”系列節目。工業和信息化部協調通信運營商,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送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公益短信。自然資源部公布2023年度全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十大典型案例。北京圍繞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應對復盤,在學校和公園開展體驗展示活動。河北召開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廣東組織防災減災日點亮地標建筑和戶外大屏活動。一些地方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安全體驗館、應急實訓基地等科普場館,廣泛開展專題講座、模擬體驗、展覽展示等活動。
主題活動參與廣泛
各地各部門注重創新,多措并舉,充分調動群眾和各方參與積極性。第八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寧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安全類場館解說員、學校老師、大學生等眾多選手參與。湖南舉辦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紅背包公益行動。安徽舉辦防災減災日主題短視頻大賽。寧夏舉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安全素質能力提升線上知識競賽”。山西開展“專家技術服務進社區”活動。青島舉辦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網絡競答。深圳舉辦防震減災知識競賽。四川地震局、重慶地震局、中國人民保險聯合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網絡大賽活動。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應急管理學會聯合舉辦“防災減災:從基層做起”論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