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視點跟蹤】算力成為智能時代全球性的緊缺戰略資源,社會各方提出算力普惠化需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專家談》欄目開辟“數據”系列專題,本期邀請到中國信通院
云計算與
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為大家解讀算力互聯網如何助力算力新質生產力普惠化發展。
一、智能化浪潮下,我國面臨“找調用”算力難
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數據量指數級增長,單體智算中心難以支撐大模型訓練需求,算力互聯成為關注焦點。當前,我國算力互聯面臨“找算力難”“調算力難”“用算力難”三大痛點。在“找算力”過程中,數據顯示,我國算力集中度低,各類算力提供主體超5000家,前十的算力資源提供主體只運營30%的算力資源,用戶難以快速找到合適的算力資源,算力供需難匹配。在“調算力”過程中,算力任務和數據需要高效上傳到合適資源池進行計算,當前大部分算力運營主體調度能力服務化水平低,與此同時網絡數據傳輸帶寬低、成本高。在“用算力”過程中,不同類型、不同主體間應用接口、協議架構等標準各異,需要進行大量開發框架和計算框架的適配與兼容工作。
二、算力互聯網標準化實現算力互聯
目前,運營商、各地政府、科研機構等紛紛嘗試算力互聯,形成多種技術實踐。參考互聯網發展思路,并充分結合產業各方的認識和實踐,我們研究認為:算力服務是互聯網上的一種新型信息通信業務形態;算力互聯網是互聯網面向算力應用與調度需求進行能力增強和系統升級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是在互聯網體系架構內構建統一應用層算力標識符,以算網云調度操作系統和高性能傳輸協議為基礎,增強全光網、彈性網絡等能力,提升異構計算能力,實現算力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形成算力標準化、服務化的大市場和算力相互連接、靈活調用的一張邏輯上的網,使應用和數據在算力資源間高效供需匹配、流動互通、遷移計算。通過算力互聯網標準化實現“找調用”算力,能夠極大加速我國算力互聯進程。
三、算力互聯網促進算力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算力已經成為了科技競爭的戰略資源,為最大限度發揮算力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就需要降低算力使用門檻,讓算力像水電一樣成為普惠化社會服務。算力互聯網在其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算力互聯網充分釋放算力新質生產力潛能。算力互聯網遵循互聯網的本質,使算力應用和數據在不同算力間高效流動,從而降低使用成本,實現更加普惠化。二是算力互聯網促進形成新型生產關系。算力互聯網使算力的使用方式從獨有或占有變為共享,使算力更加具備公共產品的屬性,從而產生一些全新的協作模式。三是算力互聯網促進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高度關注算力互聯,通過我國產業界共同努力推動算力互聯網,可以為國際貢獻我們的中國方案,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