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一卡通系統”在湖南大學成功實施的啟示
湖南大學校園一卡通系統是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一個基礎平臺和應用領域,該系統包括:一卡通數據中心、一卡通基礎平臺、一卡通應用平臺、第三方接入系統、網絡延伸及升級等,其中一卡通數據中心包含共享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兩個子系統,這兩個系統是校園一卡通的核心系統,同時也是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建設之一。因此,湖南大學校園一卡通項目是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項目的前期基礎建設,為數字化校園提供了完整的數據集成共享環境和基礎設施。
該項目從立項、調研、設計與規劃,招標及實施的整個過程,無不彰顯出湖大人的智慧。現將該項目成功實施的要點總結如下。
1、領導重視
理論上說,負責我校信息化建設的主管單位是信息與網絡中心,但在實際上,湖南大學信息與網絡中心只是一個與一般院、系、職能部門并列的二級單位。它負有統一規劃全校信息化建設的責任,但卻缺乏統一規劃所必需的權限。導致我校信息與網絡中心無法了解到基層單位的需求,制定好的計劃也推行不下去。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管理,各院系重復建設嚴重,還人為地形成許多“信息孤島”。
湖南大學意識到要保證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校園一卡通系統在全校范圍內的順利進行,解決好協調問題是根本。而加強協調的關鍵在于從體制入手。湖南大學在進行充分的研究之后,學校領導決定以學校文件的形式,成立了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領導小組”、“專家小組”和“實施小組”等三個相互、權責明確、界限清晰的工作組,以便能夠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實施、協調和管理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工作。其中,“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工程的領導、組織、協調和重大問題的決策;“專家小組”負責對工程的技術路線、方案和產品選型等重要技術問題進行顧問、評估、論審和指導;“實施小組”負責對整個工程項目實施的具體工作、包括調研、需求分析、規劃方案設計、標準的制定、學習組織、項目的開發、推廣與應用等,作為對以上三個小組的補充,各學院、處還設立了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的聯絡員以便于協調。通過上述做法,湖南大學首先解決影響校園一卡通建設的管理障礙。
2、充分調研
在湖南大學校園一卡通項目正式立項后,“實施小組”成員開始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工作,我們的調研工作也是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的。首先,充分調研武漢市內已經成功實施校園一卡通的高校。武漢理工大學是實施校園一卡通項目較早的高校之一,我校工作組成員多次分批到該校調研,得到了該校工作人員的熱情幫助。然后,我們根據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們的建議,走出武漢,到全國其他各地去取經。我們本著以考察學校的“校園一卡通”項目的情況為主體,而不是考察商家,主要從技術與管理的角度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工作。調研了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昌大學,清華同方智能卡產品公司、哈爾濱新中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子公司、實達北京分公司、三九智慧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廣州總部等單位。
經過分析比較:
(1)所考察的四所高校,“校園一卡通”的整體性都很強,實現的功能也較多,多與學校內部管理相結合。
(2)引入競爭機制和市場化運作模式是各所高校普遍的做法,多家合作公交和集成商參與項目的招投標。
(3)校園一卡通是建立在穩定和安全的網絡平臺上的。有的院校鋪設一卡通專網(如中國人民大學、南昌大學),有的利用校園網,各有各的好處。
(4)校園一卡通是一種“俗稱”,這四所院校都使用“兩卡”(公交金融卡和校園卡),各院校的成功經驗表明,采用“兩卡”的模式比較符合應用實際。通過調研,了解了國內高校一卡通系統建設基本狀況,一卡通系統建設的基本模式,充分學習了一卡通系統建設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學習掌握一卡通系統基本內容與技術實現以及主要集成公司的情況。
3、商業運作解決資金瓶頸
由于牽涉到大量的系統引進、設備更新改造,整個項目價格不菲。在實施校園一卡通系統的過程中,zui大的障礙在于資金,但是,頭腦靈活的湖南大學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卻利用了當地公交看中湖南大學龐大的潛在消費群之機通過與中國農業公交之間一次巧妙的商業運作簡單化解了“一卡通”的資金難題。中國農業公交負責承擔大部分一卡通系統的基礎設施費用并通過圈存享用一卡通帶來的金融業務。而湖南大學充當管理者的角色,只需投入很少一部分資金,用大學龐大的消費力來按揭。
4、思想統一
校內廣泛動員,統一認識,群策群力。
一個好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建立在完善的業務需求和合理的業務流程的基礎之上的,更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全校各單位要跳出各自的利益和傳統的管理模式的框框,站在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與決策的高度,積極配合“校園一卡通”工程建設。
5、正確的指導思想
結合我校的校情,確立了以下的指導思想:
5.1在數字化校園的總體架構下實施
“校園一卡通”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是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一個基礎平臺和應用領域。在設計上必須服從于我校數字化校園的總體規劃。
該系統不僅僅是消費系統,還要具備身份識別功能和管理功能,要與學校的管理信息系統結合起來,建立獨立統一的用戶身份信息庫,為與其它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打好基礎。因此,不僅要考慮IC卡的類型、功能適合一卡通消費系統,還要能適合未來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需要,能給學校管理信息系統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本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項目除包括一卡通系統的基本建設內容外,還應包括與一卡通密切相關的全校統一電1子身份認證系統、以學校數據資源與交換?服務為基礎目的的數據共享集成與應用環境集成系統、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規范與標準。
5.2“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與“湖南大學校園一卡通”同步規劃與部署:
學校數據中心(設在學校網絡中心內)與圖書館(學校zui大的網絡數字資源中心)在基礎平臺的建設上統一規劃與部署。為節約資金,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在前期建設中可共用學校新圖書館的部分硬件資源。
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是湖北:大學校園一卡通的支撐系統之一,湖南大學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學校的統一數據中心,它由共享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系統、統一門戶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共享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是校園一卡通建設的前提,而學校的統一數據中心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共用圖書館數據中心的部分資源以節省資金的投入,前期學校統一數據中心共享使用圖書館數據中心的部分存儲;與備份系統,以后待學校統一數據中心*建立后可與圖書館數據中心互為備份,異地冗災。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學校網絡中心與圖書館在基礎平臺的建設上的統一規劃與部署是大勢所趨。這樣既避免了重復投資同時數據的安全性又得到了保證。
5.3“校銀企”合作的建設模式?
實行校企銀合作模式,建議采取學校一公交、學校一集成商的合作模式,即由學校按學校管理使用需求,制定技術(設計)任務書,做出資金預算,通過招標?選擇公交;由技術專家組審定系統技術方案,招標選定集成商。學校:學校提出需求共同參與建設提出“校園一卡通”系統的需求和總體設計,負責組織實施工程建設,配套擴展校園網線路建設,滿足布點要求;提供機器設備的工作環境,包括機房設施;
整理基礎數據與業務邏輯,保證系統所需的完整信息;成立“校園一卡通”系統管理機構,負責系統運營維護。公交:公交參與投資和結算管理提供系統建設所需主要資金;負責金融安全審查,派人辦理和監管資金結算業務;完成日常卡業務、數據維護、信息服務;配套建設金融連接網路、自助公交和營業點。
企業:企業即集成商實施工程提供“校園一卡通”系統工程完整解決方案和全部軟硬件產品,負責系統安裝調試;長期和售后系統維護,確保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5.4網絡建設模式將“校園一卡通”
網絡建設與現行校園網設施有機結合“校園一卡通”的網絡平臺以校園網為基礎并在其上擴充與延伸“校園一卡通”必須建立在穩定和安全的校園網絡平臺上。有的院校鋪設“一卡通”專網(如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有的利用校園網(如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采用基于校園網上的虛擬網VLAN來提高網絡的安全性,各有各的好處。
我校校園網已經具備支撐“校園一卡通”系統運行的基本條件,為節約投資,我校“校園一卡通”的網絡環境為校園網。為提高系統安全性,應在校園網上劃出其運行的虛擬網VLAN,并選用其它完善的安全技術(如防火墻),在校園網的基礎上構建“校園一卡通”的網絡平臺。
5.5實行“兩卡統一,物理分離”
實行“兩卡統一,物理分離”,即公交卡與校園卡物理上分開,但又邏輯上統一、有機結合,以克服兩卡合一的諸多弊端。公交卡由公交獨立發行,一般是磁條卡,具備金融公交卡功能;校園卡采用非接觸式加密IC芯片卡片,在校園內通用,具有多錢包功能。兩卡在卡號上有邏輯,可實現資金圈存功能。
5.6聯網運行為主、兼顧脫機運行實時聯網運行,可保證數據及時到位;支持脫網運行,可以保證在網絡和電源中斷時不影響學生就餐等消費。
5.7整體規劃,分期實施,逐步完善要真正實現“校園一卡通”,必須要在全校各年級學生及教職工中全面組織實施,*改變師生“一人多卡”的局面。
6、結論
湖南大學在建設校園一卡通系統之前,充分考慮了一卡通系統應用的全面眭,在規劃初期就跳出了功能應用的局限,從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高度通盤考慮,對我校一卡通系統的成功實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再加上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全校師生統一認識、群策群力,利用商業運作為校園一卡通系統的建設提高資金保障。校園一卡通系統的建成,對于提高我校辦學水平有積極的意義。主要啟示是:
(1)校園一卡通系統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一個基礎平臺;是促進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數字化生活的重要媒介。
(2)校園一卡通建設是發展趨勢。
(3)要注意處理好學校與公交和集成商的關系。在公交的招投標方面,需充分關注公交的資金實力、運行機制、對校方的承諾與要求、與學校原有的合作背景以及未來的服務態度等。對未中標的公交要回訪;在集成商的招投標方面,需充分關注其技術水平、技術實力、運行維護的信譽、成功案例等。
(4)要有安全暢通的網絡環境。按照金融級的安全標準,確保校園網絡的暢通和信息安全,確保師生員工的利益不受損失和工作、生活秩序不受影響。
(5)要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為了管理,要成立“校園卡管理中心”,由財務、網絡和公交的三方人員合署辦公,同時要學習一支專副職結合的網絡管理員隊伍。
(6)要有相應的激勵機制。適當調整學校的原有政策和制度,重在規范管理,適度考慮有關部門的利益,這是減少阻力的有效方略。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