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士鋒生物葉綠體光誘導熒光強度的測定
一、原理
葉綠體色素在照光時能輻射出熒光。研究葉綠體色素熒光性質,有助于了解它的分子激發態,分子之間的能量傳遞以及分子在活體內的排列。葉綠體光誘導熒光強度的變化(以下簡稱可變熒光)是由于葉綠體吸收光能后,光能在轉化和電子傳遞過程中受阻,能量不能正常的傳遞下去,而以熒光的形式釋放出來,使熒光的強度增加。如果這種變化是由光的影響引起的,就叫光誘導的可變熒光。當然,也可由其它條件誘導的可變熒光。在室溫條件下,葉綠體在685nm處呈現一個熒光發射峰,它是由光系統II發射出來的,這部分熒光稱為固定熒光(F0),是物理性的,它與光系統II的原初反應和電子傳遞無關當對葉綠體進行光誘導時,而發射出的熒光叫可變熒光(ΔF)。固定熒光和可變熒光之和稱為總熒光(Fmax)。由此可見,可變熒光(ΔF)可以代表光系統II反應中心可能利用及轉化能量的能力。所以,ΔF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光系統II反應中心的活性。而可變熒光與固定熒光的比值則表示光系統II的光能轉換效率。因此,可作為葉綠體光化學活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材料、儀器設備及試劑
材料:玉米、菠菜葉片
儀器設備:1.冰箱;2.組織搗碎機;3.冷凍離心機;4.玻璃勻漿器;5.動力學分光光度計。
(三)試劑:葉綠體制備緩沖液(簡稱制備液)。
0.05mol/L 磷酸緩沖液,內含0.3mol/L 蔗糖和0.1mol/L KCl,pH7.2。
三、實驗步驟
1. 葉綠體的制備 稱取10g棄去大葉脈的新鮮植物葉片,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洗凈,吸干水分后,放在冰箱里冷凍。然后用剪刀剪碎,置于預冷的組織搗碎機的玻璃缸內,加入50ml制備液,用4層紗布將勻漿過濾,濾液在0℃下用1000×g離心10min。棄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40ml制備液懸浮,再次用1000×g離心10min,取出沉淀,用15ml制備液在玻璃勻漿器內勻漿,則得葉綠體懸浮液備用。
2. 將儀器調整好,并把必要的參數調到預定值,使儀器運轉正常。在光電倍增管前加一個684nm的濾光片,并把激發光波長調到436nm或480nm。
3. 調整基線 將空白緩沖液倒入比色杯中,放入樣品室的樣品架上,打開激發光譜錄基線,如果信號過大,說明濾光片漏光,需更換。
4. 樣品測定 將待測的葉綠體樣品放入比色杯,并放到樣品室內。打開激發光,記錄固定熒光。再打開誘導光,記錄zui大熒光強度(Fmax)。
四、結果計算:
根據記錄的圖譜,計算出固定熒光(F0)和總熒光(Fmax)的數值,并按下述公式計算可變熒光和可變熒光產率。可變熒光ΔF=Fmax-F0;可變熒光率=ΔF/F0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