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智慧城市網(wǎng)!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當前位置:上海古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tài)>>真菌毒素檢測的采樣、取樣和留樣
真菌毒素檢測的采樣
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采樣和樣品制備是保證真菌毒素檢測質(zhì)量的基礎。這是獲得準確真菌毒素檢測結果的最重要也是經(jīng)常被忽視的步驟。如果沒有正確采集和制備樣品,真菌毒素檢測結果的不確定性會很高。
第一步是從圍欄里、卡車車廂、儲物箱或喂養(yǎng)動物的食槽和水槽中獲得一份具有代表意義的谷物、飼料成品或食物樣品。
采樣設備
1. 手動取樣
(1) 糧食空心取樣管或?qū)嶒炚?駁船、箱車、卡車、料斗容器 )
(2) 取樣袋
2. 抽氣取樣或液壓探針(底部升降梯或加工廠探針)
3. 機械取樣系統(tǒng)
-分流型 (自動對糧食流剖面采樣或截斷糧食流采樣)
-單點型 (粉狀商品的螺旋采樣)
采樣模式 (大型糧食集裝箱、儲存箱或糧食槽)
平底卡車和拖車,其中糧食深度大于1.2m應使用7-探針模式并且拖車應按照獨立容器處理。平底卡車或拖車裝載的糧食深度不足1.2m應使用9-探針模式。
2. 底卸式貨車 (3-間隔,廊道式或門式),在中心位置或者稍偏離中心位置與垂直方向成 10°角插入探針,避免接觸橫梁。
3. 平頂駁船, 在距離駁船尾部 1.2m和距側面 2.1m的位置進行第一次采樣。然后向船 頭方向每隔4.5m采一次樣。最后一次采樣位置需距船頭 約1.2m、距側面 約2.1米。
4. 儲藏箱的采樣需要使用氣動/機械的自動采樣設備或合適的探針進行。如果不具有此條件,就需要根據(jù)采樣模式對飼料和食物進行 5 探針采樣、對谷物進行9探針采樣。使用螺旋采樣器和采樣探針聯(lián)用,從儲藏箱底部收集大約 0.25 kg樣品。如果懷疑 儲藏箱受潮,則采用探針采樣模式從容器邊緣采集可能受潮的樣品,并從容器中心采集受潮可能最小的樣品。將邊緣樣品和中心樣品分別裝入不同的取樣袋,系緊袋口。在檢測前置于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里保存。將一個樣品標記為 “儲藏箱邊緣" 另一個標記為“儲藏箱中央"。
5. 食槽和飼料槽
禽舍中的食槽:在樣品袋中采集 12 份每份 75 克的樣品,4 份是飼料的初始狀態(tài),4 份是飼料的中間狀態(tài),4 份是飼料的最終狀態(tài)。系緊袋子,在檢測前置于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中保存。
飼料槽:在提供的樣品袋中采集 12 份每份 75 克的樣品。在飼料槽的每個部位都采集一些樣品。系緊袋子,在檢測前置于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中保存。
6. 在裝載與卸載中采樣
從儲藏箱中獲得具有代表性樣品的可行的方法是在裝卸過程中采樣。過程中使用自動采樣設備和手工取樣均可。在糧食裝卸過程中采集一系列 5-100g 的樣品。對于谷物樣品 總量為2.5kg,對于飼料和食品樣品總量為1kg。盡可能的在開始裝載時進行第一次取樣,在快要裝載完畢時進行最后一次取樣。將所有樣品轉移至一個樣品袋中,系緊袋子,在檢 測前置于干燥涼爽的環(huán)境中保存。
合適的樣品數(shù)量
如果樣品數(shù)量太少,毒素可能*流失掉或者檢測值低于真實值。足夠大的(實踐中)樣品數(shù)量對保證真菌毒素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非常重要:
1. 玉米或生咖啡的最小樣品量:大約 2.5 kg
2. 小麥或大麥的最小樣品量:大約 1.5 kg
3. 面粉的最小樣品量:大約 1.5 kg
真菌毒素檢測的取樣和留樣
樣品分配(取樣)
1. 必須將整個樣品全部研磨,樣品研磨粒度要求95%過20目篩; 2. 制備兩個500 g的次級樣品,一個用于檢測,另一個用于樣品留存; 3. 用于檢測的次級樣品,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進行處理: (1) 使用合適的分樣設備,將次級樣品縮分至檢測所用樣品量; (2) 將次級樣品放入干凈容器中,使用攪拌棒或者鑰匙用力上下攪拌30秒,以達到均質(zhì)的目的,然后稱取檢測所用的樣品量。
樣品留存
1. 復檢樣品留存應按照保留樣品代表性的原則進行; 2. 使用結實的紙袋或大信封保存樣品,并注明樣品編號和日期; 3. 樣品存放地應遠離熱源、窗口并避免陽光直射,并保持干燥,如有條件 應放置在 2-8℃條件保存。
留樣銷毀
1. 樣品留存期結束后,應在外包裝上注明“實驗室檢測樣品,不可用作食品或飼料"; 2. 將留存樣品倒入垃圾箱或其他地點。
留樣郵寄
郵寄樣品時應選用結實的容器,確保運輸時的樣品安全; 2. 有條件時可采用冰袋和泡沫箱等手段保證低溫運輸,但要做好樣品防潮措施; 3. 請在外包裝上注明“實驗室檢測樣品,不可用作食品或飼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智慧城市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zhì)及產(chǎn)品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