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撫生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補體調節分子的結構及功能
補體調節分子的結構及功能補體系統的激活為一種級聯反應,但受到多種調節分子的嚴格控制,其反應的程度和單一成分的反應都是在生物反饋近代制下而進行的,從而限制了活化的擴大化,以維持補體水平的平衡。調節作用包括兩個方面,即自身衷變失活及一些抑制物的滅活作用。前者指已活化的補體分子均不穩定,如不及時與靶細胞膜結合即迅速衰變失活;后者是通過抑制物的作用而使已活化的分子失去活性。這一節中僅涉及后一個方面。
C1抑制物(C1INH)是血清中高度糖基化的一種蛋白質,含糖量高達35-49%。zui初由Ranoff和lepow(1957)所發現,稱其為C1酯酶抑制劑,與引同時Schultze等則將其稱為α2神經氨酸糖蛋白。C1INH為一單鏈分子,由478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104kDa,由478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140kDa,鏈內有兩對二硫鍵(圖5-13)。C1INH調節的主要方式是,與活化的C1r或C1s結合形成穩定的復合物而導致C1絲氨酸蛋白酶失活。其作用機理是,C1INH通過提供一個酷似C1r或C1s的正常底物的序列為“銹鉺”(“bait”),被c 1r或C1s裂解暴露出一個活性部位,然后再與C1r或C1s結合形成共價的酯鍵而發揮抑制作用。此外,C1INH還可防止在缺乏抗體時,C1以很低但仍有一定速率出現的自發激活。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大多數C1可被7倍于其克分子濃度的C1INH所結合,以防止C1由于構象改變而引起的自發激活。但C1同抗原、抗體復合物的結合,可使C1從C1INH的抑制作用中而獲釋。除上述作用外,C1INH還可抑制凝血因子Ⅻa、Ⅺa、激肽釋放酶及纖溶酶,因而其在凝血、激肽和纖溶系統中也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補體調節分子的結構及功能經對C1INH cDNA序列的分析發現,C1INH與其它幾種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超家族成員(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及抗凝血酶Ⅲ等)約有30%的氨基酸同源性,物別是在C端的120個氨基酸。C1INH的編碼基因定位于第11號染色體的短臂11.2~長臂13亞區。C1INH先天性缺陷時,可導致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hereditary angioneurotic edema,HAE)。近年報道應用C1INH濃縮劑防治HAE效果良好,但尚未廣泛用于臨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