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裝置因為是隱蔽工程.對它的檢測分為施工階段的跟蹤檢測和在用階段的定期檢測.施工階段的檢測主要檢測接地體材料規格、布置、埋深、焊接質量、防腐措施以及接地電阻等。
接地體由于埋在地中,需要穩定工作數十年,不易維護施工,所以材料規格顯得尤為重要。必須選用鍍鋅質量好的(熱鍍鋅工藝)鋼材,鍍鋅角鐵、鍍鋅鋼針、鍍鋅扁鋼等要保證璧厚。人工接地體的布置要考慮到雷電流幅值大而超過工頻電流的并聯接地極的集合效應,也就是各垂直接地體的距離不應太近,否則即便測zui得到的接地電阻符合要求,地中散流效果也不一定很好。一般垂直接地體間的距離為垂直接地體長度的2倍.zui少為1.5倍。
一般標準或規范規定的是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允許值,而通常測試儀表測試的是工頻接地電阻(由于便攜式接地電阻測試儀不易產生較大的模擬雷電流測試波形,因而不易產生雷電流在地中的沖擊接地物理過程,所以,目前市面上沒有真正愈義上的沖擊接地電阻測試儀)。由于雷電流是個非常強大的沖擊電流,其幅度往往大到幾十千安甚至上百千安的數值。這樣,使流過接地裝置的電流密度增大,并受到由于電流沖擊特性而產生電感的影響,此時接地電阻稱為沖擊接地電阻。
由于流過接地裝置電流密度的增大,以致土壤中的氣隙、接地極與土壤間的氣層等處發生火花放電現象,這就使土壤的電阻率變小,同時土壤與接地極間的接觸面積增大。結果,相當于加大接地極的尺寸,降低了沖擊電阻值。也就是說,由于雷電流的火花效應(若火花效應大于電感效應),一般同一個接地體的工頻接地電阻大于沖擊接地電阻:R,,,=AR;(A)1),所以,一般情況下,若檢測結果表明工頻接地電阻值符合防雷標準中接地電阻值的要求,就不用進行換算直接判定為合格。否則。應將工頻接地電限值換算成沖擊接地電阻值,甚至要考慮季節因數等,再與規范要求比較.從而判定是否合格.這一點尤其檢測結果中工頻接地電阻值超過接地電阻允許值不多的情況很有用,也很有必要。
在距接地體3m的范圍內,由于梯度大.人體有危險的是由跨步電壓引起的電擊傷害.因此,人工接地網的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做成圓弧形,圓弧的半徑不宜小于水平接地帶(能起均壓作用)間距的一半。接地網的邊緣經常有人出人的走道處,應鋪設礫石、瀝青路面或“帽槍式”均壓帶(見圖3. 1),改善地電位分布。
圖3.1加裝均壓帶以使電位分布均勻
在腐蝕性較強的土壤中.應采取熱鍍鋅等防腐蝕措施或加大截面.也可采用陰極保護技術措施。陰極保護技術理論是:接地裝置所發生的腐蝕基本屬于電化學腐蝕,因而在防腐保護措施中可采用電化學保護。電化學保護就是使金屬構件極化到免蝕區或鈍化區而得到保護。電化學保護分為陰極保護和陽極保護。陰極保護是使金屬構件作為陰極,通過陰極極化來消除該金屬表面的電化學不均勻性,達到保護目的。陰極保護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防護措施。一些要求在海水和土壤中使用的接地體,采用陰極保護,可有效提高其抗腐蝕能力。
陰極保護可通過兩種方法實現:一是犧牲陽極法,二是外加電流法。犧牲陽極法是在被保護的金屬上連接電位更負的金屬或合金。作為犧牲陽極.靠它不斷溶解所產生的電流被保護的金屬進行陰極極化,達到保護的月的。
關于接地體施工時焊接工藝和焊接質量的檢查.現以角鋼接地極和扁鋼接地線的連接為例。如圖3. 2所示,有三種方式,接地極和接地線之間采用焊接,為了保證連接強度.應四周連續焊。焊后應除去焊渣并在焊接處涂上瀝青漆(實際接地工程中利用剛焊接完敲除焊值后的余沮,趁熱用瀝青塊涂抹整個焊接點)。圓鋼、扁鋼、鋼管接地極的焊接與扁鋼的類同。當接地極埋設在可能有化學腐蝕性的土坡中時,應加大接地極與連接扁鋼連接面.各焊接頭必須用玻璃布加涂瀝青油二度纏包,以加強防腐能力.圓鋼與圓鋼搭接時,雙面焊時其搭接長度應不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單面焊則搭接長度應不小于圓鋼直徑的12倍.圓鋼與扁鋼連接時,搭接長度亦為圓鋼直徑的6倍。扁鋼與扁鋼之間的連接不準采用對接焊,應采取搭接焊,搭接長度為扁鋼寬度的2倍.
圖3.2 接地極與連接線的連接方式(mm)
接地極為L50x5,L=2500.連接線為扁鋼25x4.潮濕地區為40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