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代建筑相比,大多數古建筑周圍的地理環境、地質條件不夠理想,建筑物的外形結構也比較復雜。因此,古建筑防雷裝置的施工安裝具有特殊的難度,防雷效果相對現代建筑物也要差一些。存在的難點主要包括:一、古建筑物避雷針(帶)引下線的間距,有時很難達到防雷規范的要求。二、許多古建筑建在崇山峻嶺之中,地表多為巖石,接地電阻很難達到規范要求。三、一些古建筑物的基座比較高大,并附有很厚的石臺階環繞,做接地體和接地線很困難。四、有些古建筑物年久失修,磚瓦破碎,檐木腐爛,很難在其上加裝防雷裝置。
值得強調的是,對建筑物做直擊雷的防護,需要敷設避雷針、避雷帶、引下線和接地體。但這些物體的安裝敷設,若不能與古建結構、形狀巧妙地融為一體,將直接影響古建筑的藝術風貌。在屋面敷設避雷帶,設計施工在符合防雷技術標準的前提下,應將避雷帶設計成古建筑屋面的輪廓線,選材應力求與屋面的色調一致。比如,目前避雷帶的支撐架通常使用U形卡固定在筒瓦和屋脊上,但因牢固程度和施工安裝工藝問題,避雷帶易倒伏,并對U形卡固定處的灰瓦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業內專家建議,應盡快制定標準,設計對古建筑屋面不造成損壞的避雷針(帶)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