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08日 16:50山東博科儀器有限公司點擊量:0
【BK-SW3】山東博科儀器團結、拼搏、務實,共創企業美好明天。
農業灌溉區水庫水位自動監測站與調度設備的建設需圍繞精準灌溉、水資源高效利用及抗旱防災需求展開。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自動化技術實現水位實時監測與灌溉資源的動態調配,以下從設備構成、技術實現及運行機制三方面展開說明。
水位自動監測站需具備高精度與穩定性。傳感器是監測站的核心,一般采用壓力式或雷達式水位計,前者通過測量水壓換算水位,后者利用電磁波反射原理非接觸式測量,二者均能實現毫米級精度。例如,在西北干旱區某灌溉水庫中,雷達水位計可穿透水面漂浮物,避免泥沙淤積導致的測量誤差。數據傳輸模塊需支持遠程通信,通常采用4G/LoRa無線技術,將數據實時傳輸至管理平臺。供電系統則需適應戶外環境,采用太陽能板與鋰電池組合方案,保障連續陰雨天氣下7天以上的續航能力。
調度設備需實現灌溉用水的智能化分配。核心設備包括智能閘門與水泵控制系統。智能閘門通過電動執行機構驅動,可遠程調節開度,結合水位數據自動控制下泄流量。例如,在華北平原某灌區,閘門系統與土壤墑情監測聯動,當土壤含水率低于閾值時自動開閘放水。水泵控制則需集成變頻技術,根據灌溉需求動態調整功率,避免“大馬拉小車”式能耗浪費。此外,調度平臺需具備數據建模能力,通過歷史水位、氣象預報及作物需水規律,生成灌溉方案。
系統聯動與決策支持是提升效率的關鍵。監測站與調度設備需通過統一協議(如MQTT)實現數據互通,形成“監測-分析-決策-執行”閉環。例如,在江南水稻種植區,系統可結合水稻分蘗期需水規律,提前3天預判水位變化,并通過APP向農戶推送灌溉建議。同時,平臺需集成應急響應模塊,當監測到水庫水位低于死水位時,自動觸發預警并關閉下游閘門,保障基本生態用水。
通過以上技術整合,農業灌溉區可實現水資源利用率提升20%以上,同時降低人工巡檢成本,為糧食安全提供水利保障。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zvwid.cn)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