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10日 16:31山東杰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點擊量:3
?污水處理中雜質不沉淀漂浮的主要原因包括絮凝劑使用不當、攪拌條件不適宜、水質參數(pH/溫度)偏離最佳范圍、水力停留時間不足及微生物活動等因素。?
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絮凝劑問題(最常見原因)
?類型或劑量不合適?:使用的絮凝劑(如PAC、PAM)種類與水質不匹配,或劑量不足/過量導致絮體結構松散或重新分散。
?分子量過低或質量差?:例如陰離子PAM分子量不足時,無法形成足夠大的絮體。
操作條件控制不當
?攪拌過度或時間不足?:
快速攪拌階段過長或強度過高會打碎絮體。
慢速攪拌時間不足導致絮體無法充分聚集。
?水力停留時間短?:沉淀池設計不合理或水流速過快,絮體未及時沉降。
水質參數異常
?pH值偏離最佳范圍?:多數絮凝劑在pH 6-8效果較好,過高或過低均影響電荷中和與絮體形成。
?水溫不適?:低溫降低反應速率,高溫可能破壞絮體結構。
污泥特性與環境因素
?懸浮物濃度過高或性質復雜?:顆粒電荷排斥或含有油脂/表面活性劑等干擾物質,阻礙絮凝。
?微生物產氣或生物活動?:厭氧條件下產甲烷/二氧化碳氣泡攜帶絮體上浮。
設備與設計缺陷
?沉淀池結構不合理?:例如斜板/斜管缺失或設計不當,沉降面積不足。
?排泥不及時?:污泥堆積影響新絮體沉降。
?解決方法通常需針對性調整?:
優化絮凝劑選擇與投加量(通過小試確定最佳類型/劑量)。
調整攪拌強度和時間(快速混合后轉為慢速絮凝)。
控制pH(6-8)與水溫,預處理去除干擾物質。
改進沉淀池設計或延長停留時間。
定期排泥及監測微生物活性。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zvwid.cn)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