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重點打造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6個未來產業和8個現代服務業,統籌一二三產業發展,打造廣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其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是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首,也是唯一一個瞄準萬億級重點攻堅的產業集群。
智能汽車是走進千家萬戶的消費型“大產品”。隨著本月28日《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正式實施,廣州,這座全球知名的“智車之城”,將在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之路上發起新一輪“沖刺”。
度時勢
智能網聯市場潛力巨大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從萬輛級跨越到千萬輛級,產品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世界比重超六成,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邁上千萬輛級臺階,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40.9%,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的同時,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面臨國內競爭加劇、國際貿易壁壘高企等新形勢新挑戰。有業界人士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下半場中,關鍵是智能化。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
大數據、超級計算等新質生產力有機融合的代表,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有研究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萬億美元,未來幾年年增長率將達到72.8%。
巨大的市場潛力之下,全國都在不斷加大政策供給。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車-能-路-云”融合發展戰略,注重智能網聯技術創新與網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市場中的普及和應用。2024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達到11081.5億元,同比增長33.7%,延續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態勢。
謀定位
支持新能源新車型加速量產
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廣東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全國領先,擁有涵蓋整車生產企業、自動駕駛科技公司、
傳感器等關鍵配套供應商、創新平臺機構、網聯技術服務方、第三方行業組織等完整的產業鏈,發展勢頭強勁。
2月5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當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廣東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報告(2023—2024)》,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廣東現代化產業“家底”。2024年,廣東汽車營業收入12812.73億元,利潤總額318.06億元;汽車產量達570.7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61.78萬輛,約占全國1/4。其中汽車產量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廣州、深圳獲批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廣汽乘用車、比亞迪等2個聯合體入選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2024年12月,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更是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更加成為廣東汽車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同日公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產業集群培優行動,培育壯大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新興產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廣東將支持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擴量提質,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水平,完善充換電、車網協同等基礎設施,推進廣州、深圳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深入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
2024年8月,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根據該《意見》,廣州將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車之城”。到2027年,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力爭汽車產量超320萬輛,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產值超67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量超150萬輛,L2(含)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新車占比超過80%,L3(含)以上級別新車占比超過20%,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投放車輛達10000輛。
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廣州將推動整車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支持新能源(含混合動力)新車型加速量產。廣州還將加快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完善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驗證、示范、準入、運營環境,分階段、分領域、分等級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共享出行、清潔環衛、智慧物流等場景落地,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跨區域運營,逐步推進全市全域開放。
與此同時,為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也于2024年11月經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于2025年1月經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將于2025年2月28日起施行。該條例對智能網聯汽車運營要具備什么條件、安全如何保障、事故責任如何認定、怎樣賠償等問題通過立法予以明確。
揚優勢
瞄準智能網聯等關鍵領域
汽車產業是廣州的第一大產業。如何更好鍛長板、揚優勢?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可以瞄準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低空經濟等有底子、有市場、有潛力的幾個領域,引導企業下更多功夫。”
事實上,近年來廣州為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已形成由10家整車制造企業、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和貿易企業構成的較大規模汽車產業生態。2023年產值6407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26.9%,產量318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產量65萬輛,同比增長108%,占比提升到20.4%。作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個L4級智能網聯汽車掛正式號牌開展商業化示范運營的城市,廣州的智能網聯汽車已走在全國前列。
廣州,在廣東乃至全國的汽車產業都具有重要地位,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上也早已謀篇布局。早在2018年,廣州就開始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先后出臺了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和示范運營相關的政策和標準,逐步開放城市道路。
根據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運營中心發布的《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實踐年度報告(2024年度)》,2024年度,廣州開放測試道路791條,單向里程1438.24公里,涉及8個行政區和廣州空港經濟區。開放測試道路累計達1298條(含南沙全域開放)。
更值得廣州驕傲的是,2024年10月、11月,廣州兩家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先后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分別被譽為全球Robotaxi領域第一股、第二股。
在廣州,乘坐文遠小巴廣州塔線路的游客可以與“小蠻腰”合影;在新加坡,乘坐文遠小巴可以遍覽圣淘沙名勝世界的酒店群……2月5日,文遠知行副總裁黃燁華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分論壇上分享了從廣州走向全球化發展的故事。黃燁華說:“自2023年底起,文遠知行與廣州巴士集團攜手,已在廣州投入50輛自動駕駛小巴,開通了廣州塔、生物島等10條自動駕駛便民巴士線路,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
除了文遠知行,小鵬汽車也是植根廣州發展的造車新勢力代表。也是在廣東“新春第一會”上,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小鵬匯天集團董事長何小鵬帶來了開年的好消息:2025年1月,小鵬汽車交付量30350輛,同比增長268%。
從大型軟件,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汽車,根植這片熱土創業20多年的何小鵬直言:“這里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優越的創業環境,讓我對創造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堅定的信心。”
在廣州,像文遠知行、小鵬汽車這樣的優秀企業還有很多,“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提出必將為更多企業帶來發展機遇。2月6日,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據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介紹,近期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意見。根據該《意見》,廣州將發揮產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總作用,設立包括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在內的關鍵產業發展辦公室,強化市、區聯動形成合力。此外,廣州還將從產業創新需求出發,聚焦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實施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