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的2025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5〕23號),標準已正式立項,目前正在起草研制階段,我單位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起草單位,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國家標準介紹:
1. (計劃號20251061-T-339)《智能制造能力建設服務規范》
當前西方國家通過對技術、產品、數據的把控與壟斷,加速重構全球產業格局,我國制造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惡化。智能制造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承擔著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歷史使命。政策引領方面:《“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制造能力建設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以制造企業需求為導向,發揮我國制造業規模龐大、場景豐富優勢,充分把握不同細分行業、不同企業、不同階段特點,圍繞企業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研制智能制造能力建設服務規范對于推動智能制造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有著重要意義。
行業發展方面:得益于近年來國家智能制造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制造業迎來高速發展期,各類制造企業正為適應需求升級而努力加快創新步伐。然而現階段我國智能制造能力建設總體呈現“參與指數高”、“等級指數低”態勢,區域、產業、企業發展“不均衡”現象突出。對于制造企業在研發、生產以及售后服務過程等各環節的智能化升級需要更加標準化、系統化、專業化的指導。
2020年10月,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及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2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標準從研制到發布歷時5年,在此期間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量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工作。考慮到以上2項標準均以結果為導向,分別側重于等級要求和評估方法。目前缺乏對于制造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和第三方共同開展智能制造能力升級的服務規范。研制本標準是在此2項國家標準的基礎上,聚焦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過程,通過對評估過程中企業智能制造開展的經驗進行提煉,給出為企業智能制造能力建設提供服務的基本保障、服務過程和能力改進方法。幫助企業理清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需求,分析目前存在的差距和弱項,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達到有針對性的提升和改進智能制造能力的目的。
2. (計劃號:20251062-T-339)《智能制造數字化精益管理實施指南 》
制定標準是落實智能制造相關政策的現實需要。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在重點任務-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中將“生產過程精益管控”作為關鍵核心技術提出。在重點任務-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中,提出“推行精益管理和業務流程再造,強化精益生產”,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在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中,裝備制造領域提出建設基于精益生產、柔性生產的智能車間和工廠。
《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任務中,明確提出推動實現精益生產、精細管理和智能決策。我國制造業企業開展智能制造仍需“補數字化精益管理課”。智能制造的推進首先需要有意識,但關鍵在于夯實和提升數字化精益的基礎與能力。在智能制造意識方面,前些年,國家和地方智能制造政策全面布局,智能制造加速推進,企業現在已經逐步轉變了傳統意識,著力向智能制造目標邁進,各類政策和標準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
下一步智能制造的推進重點在于企業真正將智能制造落地實施,其中提升數字化精益管理能力是重中之重,也是企業開展智能化升級的基礎。通過對7萬余家制造業企業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我國仍有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智能制造的初級階段,尤其是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由于缺乏復合型人才,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普遍感受到較大難度,制定標準就是為了響應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精益管理需求,讓標準賦能廣大企業,指導企業利用科學的方法、抓住重點的事項,讓廣大企業在數字化精益補課時有的放矢,快速高效提升數字化精益管理能力。
通過制定標準總結沉淀我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的數字化精益管理典型實踐,指導更多企業科學高效的實施數字化精益管理。
為全面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現階段應按照“先智能化”帶動“后智能化”的路徑,讓已經具有豐富經驗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高校科研院所貢獻數字化精益管理知識,讓已經實施智能制造取得良好成效的制造企業貢獻典型實踐經驗,以標準為有效抓手,匯聚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精益管理的優秀做法,提煉核心實施要點,形成適應我國制造業實際情況的智能制造基礎夯實方案,促進更多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3.(計劃號:20251063-T-339 )《智能制造智能決策實施指南 》
決策智能化是人工智能技術深化應用的終極目標。
決策智能科學將數據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融為一體,智能決策旨在準確理解決策過程,以及如何根據反饋對結果進行評估,管理和改進,從而提高決策水平。目前,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決策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自動決策和增強智能受到熱議,這種趨勢正在將決策智能推向預期的擴張期。最近的危機揭示了業務流程的脆弱性,在企業重組業務流程,增強應變能力,適應性和靈活性的過程中,智能決策方法和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依賴于各種軟件技術的決策智能市場正在迅速崛起,并開始為決策者提供解決方案。智能決策市場正蓬勃興起,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將為技術提供商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身處信息過載、技術爆炸和組織復雜度倍增的智能時代,決策制定的難度和不確定性也相應呈指數級上升。對企業來說,重要的不僅是獲得信息,更在于對信息進行及時加工、正確分析、洞察規律,支撐決策。智能決策將事后分析轉變為事前的預判與主動執行,能夠大幅提高企業生產力和效率。
近年來,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重點項目主要支持設備、系統和平臺數據的采集和互聯互通。但是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最重要的價值在于數據分析和應用,智能決策技術應用將充分發揮數據作用,利用數據分析輔助決策,切實提升業務創新。在智能制造領域開展智能決策標準制定意義重大。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主攻方向,對于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顯著。
通過制定智能制造 智能決策 應用場景和業務需求標準,主要目的是為了梳理企業在制造過程中的智能決策典型場景,明確場景的重點需求,促進制造企業輸出有效需求,為供給側的智能決策服務商創新智能決策技術,并與制造場景相結合提供參考,不斷豐富高質量供給,從需求和供給兩個角度發力,以充分發揮智能決策技術的賦能作用,引領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創新產品。
二、權利和義務:
1.在我國境內的獨立法人和具有與標準項目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
2.在可以公開的前提下,起草人應共享本單位和個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并積極提交技術貢獻和建議;
3.享有在標準前言中署起草單位名稱和起草人姓名的權利;
4.標準發布實施后,享有優先參與本標準修訂的權利等;
申請參加方式:填寫《智能制造國家標準報名表》,并加蓋單位公章的申請表掃描件發送至596050239@qq.com
附附件1:智能制造國家標準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