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5月8日,“應急使命·2025”浙江省防汛防臺應急演練在臺州臨海舉行。省防指副指揮長、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許小月,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長彭敏瑞,省政府辦公廳有關負責人、省防指相關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等現場觀摩,各縣(市、區)防指、有關成員單位和防指辦負責人通過視聯網系統觀摩。
此次演練,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理論、練指揮、練協同、練技能、練作風,以實兵、實裝、實景檢驗我省防御應對重大臺風洪澇災害特別是平原洪澇的實戰效果。
本次演練遵循“實戰化、實效化”原則,深刻吸取“康妮”臺風大田平原洪澇災害、鄭州“7.20”暴雨災害等經驗教訓,聚焦臨海大田平原洪澇場景,采用“指揮部運作+現場實戰”相結合的方式,按照“防、救、搶”全流程設計演練內容,共設置科目17個,全面展示“1833”聯合指揮體系在縣鄉的運行機制、“1618”救援指揮體系在洪澇災害領域的實戰能力,以及臨海在大田平原洪澇災害復盤提升的成果。
通過此次演練,各級各部門協同作戰能力顯著增強,風險防控和搶險救援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探索了新打法。系統演練了平原河網調度、危化品受淹處置、交通管控、通信恢復等重點科目,展現了平原洪澇搶險救援的“一場景、一預案、一打法”,具有典型意義。二是檢驗了新機制。演練重點展現了應急指揮部“1+6”和現場指揮部“1+8” 工作模式、救援指揮8項能力、9項工作機制,為健全完善“1618”救援指揮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三是完善了新戰術。演練全面檢視了全省應急通信、航空救援、水上搜救等救援隊伍專業能力,以及
無人機集群、
消防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救援裝備建設成果,驗證了一系列創新的實戰救援戰法。四是展現了新能力。演練注重發揮全省人工智能領域優勢,檢驗了“AI·1833R”模型的輔助決策能力,以及鄉級防汛防臺綜合模塊和“一呼就應”平臺水平,防汛救災戰斗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