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訪談】在第十屆中國警用裝備博覽會高峰論壇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史耀宏作了題為“共建平安智能體 打造治理新格局”的演講。高峰論壇結束后,史耀宏就進一步支撐平安中國建設和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接受了采訪。
提問:在本次高峰論壇上,您提出了“平安智能體”,作為行業的技術參考架構,這一概念如何更好地支撐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和城市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史耀宏:“平安智能體”是我們公司在公共安全行業和客戶、合作伙伴長期的共同實踐和技術創新中總結出來的,也是在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比如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新型網絡*的打擊和預防、更好地服務百姓民生等背景下提出來的。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都需要公共安全體系向全面智能化、智慧化演進,向科技要警力。
“平安智能體”不是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是公共安全全行業的技術參考架構,融合了新的5G、云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目的是構建一個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開放的智能系統,需要全行業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
“平安智能體”包括四層: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和智慧應用。智能交互意味著聯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讓軟件、數據和AI算法在云邊端自由流動。智能聯接要實現無縫覆蓋、萬物互聯,從而讓應用協同、數據協同、組織協同。智能中樞是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基于云基礎設施,賦能應用、使能數據,普惠AI。智慧應用是通過與客戶、伙伴的協同創新,加速AI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智能體通過聯接、云、AI、計算與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實現“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能進化”。
提問:“平安智能體”在公共安全行業的具體實踐中有哪些實戰成果?
史耀宏:“平安智能體”在大數據疫情防控、基層社會治理、城市交通管理和民生服務等領域都有具體實踐。比如在交通治理領域,交警部門承擔著既要保安全又要促暢通的重任,對交管工作智能化的訴求也更加迫切。我們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及深圳、湖南、北京、天津等地公安機關共同探索,打造出創新的“智慧+交通治理”模式。
在廣東深圳,我們幫助公安交警部門開創性地實現了AI輔助智能非現場執法、大數據智能化打擊和全市智能燈控一張網,用智能化精細化“繡”出了人民幸福感。
提問:平安智能體會給整個行業,特別是公共安全行業的合作伙伴帶來怎樣的變化?華為在這塊投入如何?
史耀宏:智能體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其中,軟件與服務、邊緣計算是兩個大的產業機會點,相比智能中樞和智能聯接,這兩部分是直接面向應用場景的,參與廠家數量更多,和數字經濟的關系更為緊密,市場空間也更大。智能中樞和智能聯接作為平臺能力,必須踐行同所有參與廠家一起“共創共享共贏”合作理念,既開放又中立,尊重客戶數據主權,不通過數據變現,通過提供人工智能、聯接、云等技術幫助應用廠家更好地處理、加工數據。唯有互相信任,才能實現生態有序發展和商業繁榮。
軟件產業云化、SaaS化正在全面加速,華為云定位為中立的云服務提供商,應用軟件與服務生態完全開放。通過應用使能、AI使能、數據使能,助力軟件SaaS化和智能升級,打造好的SaaS服務開發和運營平臺,助力合作伙伴商業成功,重塑可持續發展的軟件與服務產業。
邊緣計算產業領域,華為云的邊緣生態也是完全開放的。伙伴的設備可借助IEF接入智能體,與鴻蒙生態互通,享受智能升級帶來的紅利。
我們希望與公共安全行業伙伴一起,繁榮生態,助力行業智能升級,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組織都能享受數字化和智能化帶來的安全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