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撫生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防治H7N9 中醫藥參與救治24例*
防治H7N9 中醫藥參與救治24例*
4月17日下午,備受關注的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兒圓圓*出院。作為全程參與制定該例患兒中醫藥治療方案的專家組成員,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中醫藥在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醫藥助力患兒*出院
該例患兒確診后,劉清泉便在*時間對其進行了觀察。據其介紹,這例患兒在發病8小時后才入院,入院不久即出現高熱,并伴有喘促癥狀,檢查發現其肺部有嚴重的炎癥感染。在接受達菲治療15小時后,其體溫仍保持高熱不退的狀態。中醫在此時開始介入,應用銀翹散加白虎湯治療3小時后,病人開始出汗,5小時后體溫開始回降,隨后逐漸脈靜肢暖,患者安然入睡。劉清泉告訴記者,這符合中醫退燒的基本規律??紤]到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只有大便通暢、表里雙解,患兒病情才能穩定,不會反復。為此,專家組又為患兒加用了酒大黃,17個小時后,患兒開始排便,病情得到進一步緩解。
“這例患兒是中西醫并重早期干預治療H7N9禽流感的成功案例。”劉清泉說,“早期積極應用中醫藥治療H7N9,不僅必要,而且有效。”不僅如此,他還認為,針對醫院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的更為危重的二次感染以及胃腸功能紊亂等情況,中醫藥的應用不僅能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有創性治療,而且還能調節患者的體質和機體功能,爭取穩定病情并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樣的觀點與中醫藥防控專家組另一位成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姜良鐸教授的看法不謀而合。
中醫藥參與救治24例患者效果明顯
作為參與過抗擊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和2009年甲流的中醫藥界元老級專家,姜良鐸教授認為,這一次的疫情雖為一種新型重組亞型流感病毒所致,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它依然可治、可控、可防,公眾無需恐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姜良鐸說:“從中醫角度看,H7N9屬于瘟疫(現也稱溫病——作者注)的范疇,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醫藥的歷史也是一部同各種瘟疫、溫病做斗爭的歷史,因此在治療這類瘟疫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歷史已經證明,中醫藥在治療瘟疫方面確實是有效的。”
“與西醫抗病毒的治療思路不同,中醫藥治療瘟疫類疾病的基本思想是扶正祛邪,即通過增強人體的正氣(即抵抗力——作者注)來抗擊疾病,并根據證候反應對患者的癥狀作出改善。”姜良鐸告訴記者,“根據在上海、江蘇、浙江及北京等地查看病例的情況,中醫藥早期參與治療的患者目前大多已進入恢復期,有的已經或即將*出院。”
在4月17日下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透露,截至16日下午6時,全國累計確診H7N9禽流感患者77例,其中,中醫藥參與救治了24例。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的早期應用*。對于中重度患者,中醫藥在解決某些環節的問題方面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他認為,中醫藥在參與治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個階段都顯示出了效果,而且越早運用中醫藥,療效越好。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感染H7N9病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截至18日晨,已有82名患者被確診,其中死亡人數達到17人。而基于近段時間中醫藥參與治療的效果,包括上海在內的一些疫情地區已經要求所有發熱、類流感患者門診治療中首先使用中成藥、湯藥;住院病人則必須使用中藥治療。
中醫藥應急體系初顯成效
“這一段的工作說明,我國突發公共事件中醫藥應急體系已基本建立,和SARS期間相比,中醫藥系統應對更迅速、及時。”身為中醫藥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志仁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他認為,無論是在防治此次的H7N9,還是在抗擊非典、甲流,抑或應對手足口病等一系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中醫藥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現。而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與中醫藥應急體系的建立息息相關。
許志仁介紹,突發公共事件中醫藥應急體系是在應對SARS、甲流的過程中開始建立的。目前已在國家層面分別建起了中醫藥、中西醫聯合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機制,并以省級和地市級傳染病醫院為基礎在全國建立了229個臨床基地,組建了中醫藥應急專家委員會,并制定了防治方案。
“有了這個基礎,再遇到疫情,只需根據不同情況對原有方案稍作修改,就可以很快應用。”許志仁如是說。
http://www.zvwid.cn/st46867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